平宏博宰相感到气氛不妥,原本欢快的庆功宴变得沉重凝涩,连忙拱手劝告宣熠帝道:“陛下,万万没有一日就能当的四品大官的呀!”
宣熠帝说出这些话后,也感到懊悔,可他是皇帝,怎么能反悔呢?
越是有人想对着干,宣熠帝那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偏激凉薄性子,反而激发了他对认定欣赏的新科状元的维护。
宣熠帝眼眸眯起,威慑压迫的眼眸对视着宰相:“朕自有考量,断没有收回的道理!”
丞相和众官员面面相觑,却没有退让,不少官员踏前半步,想要继续劝告陛下收回成命。
晏清却率先说出口了:“回陛下,臣确实有一官职恳求陛下批准。”
宣熠帝眼神薄怒:“哦?你说说看。”
晏清不卑不亢地回道:“护送三公主远嫁突厥的正四品武官——都尉。”
武官在朝政上的地位是远远比不上文官的,哪怕是正四品武官,在朝廷上遇到七八品的文官都要礼让,这些靠笔杆子吃饭的文官掌握着武
官的晋升、军费和粮草,等于掌握了武官的命脉,试问那些头脑简单的武官怎么敢招惹。
气氛一下子得到了缓和,别说四品武官了,就算三品武官,他们也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连丞相也没提出反对之意。
事情似乎告一段落,宣熠帝虽然感到一丝惋惜,可任命晏状元为都尉,护送三公主远嫁突厥,正好合了他的意思。
而且,他的三公主似乎还和这新科状元有着密切关系,或许这晏状元就是为了月儿去的。
宣熠帝露出一个暧昧的浅笑。
要不是名义上将月儿远嫁给突厥的大皇子,或许这新科状元郎会是一个不错的驸马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