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猛然一阵,有些急促地问道:“茅山符篆正解,上面记载了多少种符篆。”

“108种。”

老道立刻有些兴奋地说道:“那本书可在你身上,能否给我看看。”

江浩摊摊手,“已经没了。”

“怎么没了。”

“有一次不小心着火,给烧了。”

老道愣了半晌,叹了一声,“哎,真是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历经几百年岁月,我茅山派传承中间也有缺失,典籍散落不少,那本‘茅山符篆正解’我曾在典籍上看过记载,就连我茅山也没了原本,是后来前辈们凭借记忆写下的,只有符篆72种,好不容易民间有传承,却又被火烧了,真是太可惜了。”

江浩心里一亮,立刻有了主意,“道长,那本书虽然烧了,不过我记得书中全部内容,如果您想要,我可以写下来。”

老道立刻来了精神,“全部内容都记得,包括那些符篆?”

“对,包括那些符篆。”

老道大喜,“好好好,我叫宏律,乃是茅山掌门,不知小友如何称呼。”

“江浩。”

“江浩小友,你想养印的事情我答应了,如果你愿意,我会让人给你在后山开一间院子,你可以一边住在山上养印,一边写出那本‘茅山符篆正解’,如何。”

江浩立刻答应了。

江浩又提出捐款的事情,老道大手一挥,免了,茅山不缺那点钱,“茅山符篆正解”可比20万块钱重要的多。

当天下午,江浩的那枚印就摆在了茅山三清大殿的供桌上,开始接受香火养印。而江浩就在山上住下,过起了居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