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味道真不错!
这包子,可当真是一件好东西。
而且做法也省事,只需要将馅儿包在面里,一起蒸出来就好。
吃的时候,不必再弄什么菜,很是方便。
而且还极其的美味。
将士们的英灵,能够吃到这等美味,也一定会欢欣鼓舞……”
诸葛亮吃着包子,也觉得很美味,心中感慨,这华将军,可真是一个奇人,什么都会。
就连做食物他都会。
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优秀的人?
如此感慨的同时,也隐约有种,自己活在华将军的阴影里的感觉。
如此想着,诸葛亮摇摇头,将自己这个不靠谱的感觉甩出脑海。
自己怎么可能,会活在华将军的阴影里?
这包子就是华将军做出来的,和自己没有任何的关系。
……
长安城外,灞河边上,筑起了一个三丈高的高台。
高台周围,树立了很多的招魂幡。
就连边上的柳树身上,都挂上了白色的布条。
华雄面色沉痛,一步步的从远方而来。
此时的华雄,身披黑色铠甲,身上绑着白色的布条,整个人面色沉重。
他一步步的走来,众人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在事先安排的,懂礼仪的礼官的引领之下,做了不少的礼仪之后,方才一步步的走上了高台。
来到高台之上,华雄面对滔滔灞水,又望向众多前来参加祭祀仪式的众人,久久没有说话。
好一阵之后,才终于沉重的出声,诵读祭文。
祭文,是蔡邕这个大儒写的,文采斐然。
不过却被华雄在上面修改了不少。
主要就是将一些寻常人难懂的此词句,改成通俗易懂的话。
前来参加祭祀的,除了华雄军中的不少将士,朝中的一些官员之外,还有大量的平民。
其中有不少,都是家中有亲人战死沙场的。
华雄立在高台之上,声音低沉,有些悲怆地在那里诵读祭文。
“……此番出征,斩杀敌酋,获大胜而归,多赖将士用命……
诸君血洒疆场,华雄与诸位亲人,必然不会忘记诸君……”
一番诵读,读到后来,华雄的声音变了,有些激昂了起来,并怆然泪下。
“诸君,魂归来兮!魂归来兮!”
他出声高喊,呼唤将士的英灵回家。
随后,又亲自捧起面前的祭品,将其高高举起。
像是要让归来的英灵们食用。
目睹这样的一幕,受到气氛感染,在场的很多人,都是忍不住双目湿润。
有一些人,更是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此时,天空有着一些阴云浮现,遮蔽太阳。
起了风,吹动着河边的柳树。
众多的招魂幡,也随风而动,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仿佛众多征战而亡的将士英灵,真的在此时回来了一般。
华雄立在高台之上,保持着手捧祭品的姿势。
如此进行了好一阵之后,他终于将其放下。
站在高台之上,华雄开口又发表了简短有力量的谈讲话。
用来加强众人的战心,并对战死的将士们,高度赞扬。
将他们放到了一个极为崇高的位置之上。
做完这些之后,华雄就让人将祭品给分了。
让前来的众人食用。
关中的生活,到了此时,虽然已经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