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这东西虽然深奥,却真没什么技巧。方法无非是不断地实验,不断地试错,从错误中总结经验,再用经验堆砌新的理论。
从这个角度来讲,做实验就像是赌博一样。
在锂负极表面添加表面聚合物材料的思路很多人都试过,oli公司砸了几个亿美元进去,破产之后被日电接盘,接着又砸了几个亿进去,但依旧没有出过成果。
你一个搞数学的跑过来,写几行公式算了个模棱两可的结果,随便做几个实验就把需要花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的项目给搞定了,这运气也太特么好了吧?
要说心理平衡,那王海峰肯定是不平衡的。
然而不得不承认,这一行就是这么的现实。
在此之前计算材料学不过是个冷门到大多数硕士学出来,最后都跑去搞软件开发的研究方向,但去年刊登在《自然》上的那篇论文之后,现在不少大学都在研究要不要给化院的通修课加一门泛函分析,或者放进选修里。
看了眼陆舟的方向,王海峰终于还是忍不住,和旁边的吴世刚院士抱怨了句。
“你说这小子是不是太狂了点?”
虽然在学术上的观点存在分歧,但大家都是搞锂硫电池的,大家私下里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到是这陆舟,是个突然冒出来的人物,以前国内材料学界根本就没有这号人。
然而吴院士和王海峰的观点却不同。
工程师出生的学者大多务实,在他的观点中,年龄、身份、门第都是次要的,虽然对陆舟的学术观点持保留态度,但这观点仅仅是学术上的。
而且,他说话一直比较直,有什么说什么。
在会议上如此,在平日里也是如此。
吴世刚看了王海峰一眼,反驳道:“他花自己的钱做研究,你还管的到人家头上去?咱们做好自己的研究就行了。”
说完,吴老先生便收拾东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