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不可能。
刘阔让自己的心思定下来。
这依旧是大理寺的小计策罢了,刘阔克制着猜疑之心,王呈即便再混蛋,在这件大事上他必定不敢胡来。
第252章
大狱之内暗无天日, 没有光,刘阔不知狱外天地昼昏是何时辰。
当初他接下贵人所托,密谋劾举骆玄防之时, 已经想到了最后会落狱, 甚至丢了性命。
但为了心中鸿志, 他毅然而然接应此事, 即便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可是在这件事情上有一个人让他不喜, 这个人便是刑部尚书王呈。
这王呈辅佐过先帝, 乃是先帝在制科中钦点的进士, 名声大噪一时。
只不过他的名声并不是什么好的名声, 而是阿谀奉承的恶名。
十数年前, 先帝不满彼时朝中上下气氛颓堕, 兵倦法弛,欲启新发法, 切除腐肉,改革更张,想将大苍百年庞大之躯, 推向另一个盛世。
先帝欲要改革,必要招举人才,这王呈知晓先帝心之所念, 不顾国家根基,迎合其义, 被当时全力劝谏先帝的群臣所不齿。
无数文臣作诗讥讽王呈, 王呈却丝毫不以为意,依旧揣合逢迎, 希旨承颜, 定下数条革新政策, 在先帝的护航之下迅速执行。
这些改革之策推行得极快,王呈一时间风头无两,乃是先帝面前的一等红人。
只不过这些革新之策没能成为大苍转折点,反而让基层官员舞弊成风,百姓赋税如山,怨声载道,戕害了无数农人。
直到北边战事吃紧,民间爆发无数的起义,先帝才恍然悔悟,将王呈发遣地方任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