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企业出售之后,很多都被人套现消失了,还在生产的真的不多。
“真的还在生产?”
“当然!以前我们一直和齿轮厂有合作,现在海豚车上就有他们生产的齿轮。”
“这个好!”这说明齿轮厂和威来就已经合作了,在合作别的就更好办了。
“松阳客车厂现在还有没有?”
“哪个松阳客车厂?”
“松阳有很多客车厂吗?”
“那得看生产什么客车,如果小客车也算的话,那可老了,我们以前都生产过小客车,金杯也生产过。”
“我说的是大客车。”
“那就只能是生产有轨电车的那个厂子了,它们好像也在,不过不是太清楚。”
一个99年还在生产的企业,现在有很大的可能应该存在。
“你给打听一下。”
“江总!你联系客车厂干什么?”
“我准备看看有没有要生产电动客车的企业,咱们集团有那么多电池,电机,电控在手上,他们不转化成利润我这心里不难受吗?”
“财迷!你缺钱吗?”
“不缺!但没人和钱过不去。”
“好!我帮你打听打听。”
“还有一个松阳汽车发动机制造厂,这个你也打听打听,如果他们还在有兴趣的话,问问他们愿不愿意给威来生产发动机。”
威来现在要生产的发动机型号太多了,指望青云动力和东河动力这两家企业生产根本生产不过来。
渤海动力那边没有谈妥,人家要给一汽加工发动机,貌似没怎么看上威来。
这样威来就还需要一个能提供发动机生产的企业。
“好!我马上就给你联系。”
顾得龙人在松阳,联系这种事情自然比江宇有优势,他用了两天时间联系了这三个企业。
幸运的是,这三个企业还都存在,除了齿轮厂经营状况稍微好一些,其他两个企业处在半死不活之中。
虽然半死不活,但起码还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