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方舱庇护医院,那就会有大量的患者在发病后无法及时得到救治。他们只有继续等下去,等到症状“足够严重”或者医院终于有了床位后才能得到医疗救治。这个过程不光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也会严重增加传播风险。
之前孙立恩等人刚到云鹤的时候,送来的患者基本都是从发病到入院得等一周左右。当时云鹤的医疗资源几乎被彻底耗尽,这些患者不得不辗转多家医院求助。但现在有了方舱医院,他们从被检出cr阳性的那一刻开始,就能够被收治到安全地点并且接受医学干预。这样的区别直接让新送入云鹤市传染病院患者的“发病-入院”时间缩短到了三天。
“至于确诊人数问题,和上一个问题一样,我不是相关领域专家,这个问题我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孙立恩回答了下一个问题,“但是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个人觉得,首先我们要完成一个目标——让病床等患者,而不是让患者等病床。其次,我们还需要尽量缩短患者的等待入院时间。最好是一经确认,就能够马上进入相应层级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我们才有可能说‘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目标就在眼前’。目前我已经能够看到这个趋势正在显现,但是胜利到来的时候究竟会在那一天……这我确实说不准。”
大家关心的问题孙立恩已经回答的差不多了,就在他准备结束直播的时候,一条提问突然闯入了他的视线。
“孙主任你有女朋友了么?要是没有的话,能不能考虑考虑我?”
“我有女朋友了,而且我们马上就要结婚了。”孙立恩露出了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虽然被口罩遮住了大半,但是他眼睛里的亮光确实遮挡不住,“她是我们医院的护士……本来我们打算今年三月结婚。不过和大家一样,疫情一来,这些计划就全都被打乱了。”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所以我现在对于病毒非常痛恨,巴不得明天就能把它们彻底消灭干净。等云鹤最后一名患者出院,我估计我们就能重新找个时间去民政局预约领证了。”
“到时候记得让老布直播,我们要吃狗粮!”孙立恩的回答引起了直播间网民们的复读机行为,毕竟凑热闹这种事儿简直就像是刻在网友们dna里的习惯一样——他们也挺好奇,能把二十八岁副高主任捞到手里的护士姐姐,究竟得是个什么天仙模样。
第二十一章 生命在于运动
“孙医生,你脑袋上戴着的这是个什么东西啊?”回到了阔别三天的北五区,孙立恩和病人们见面之后还没来得及问问人家今天怎么样,就招来了大家关心的询问。
没办法,运动相机这种东西实在是和防护服不搭调。在病房里这个用橘色松紧带固定在孙立恩戴头上的黑色小方块太扎眼了一点。
“这个啊,这个是个摄像机咧。”孙立恩用刚学来不久,用起来还非常不习惯且听起来有些微妙的好笑的云鹤口音说道,“我们省电视台的记者要拍个纪录片,让我顶着这个东西上班,帮他们拍些素材。”
“那就是说,我们都要上电视啦?”几个年纪相对年轻一点的患者顿时来了精神,“啥时候播啊?我们都能上电视吗?哎呀,我这都不能化妆,能不能让后期给我做个美颜啊?”
北五区的气氛倒是轻松了不少,顶着摄像机的孙立恩不管走到哪个病房,基本都会迎来大家热情的问候和欢迎——他脑袋顶上的运动摄像机好像突然就带上了其他含义,能够让这些身处病痛之中的患者突然打起精神来。
他们不愿意让亲朋好友看到自己难受遭罪的样子,更不愿意表现出自己的虚弱和痛苦。所以哪怕身体不太舒服,也要让自己看起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甚至有些原本躺在床上不爱动的患者也带着吸氧管站了起来,他们向着顶了个摄像机的孙立恩招招手,并且用有些发紫的嘴唇和沙哑的声音说,“我感觉好多了。”
这样的场景是很不正常的,孙立恩在反应过来这个变化产生的原因之后,曾经想要马上摘掉摄像机让患者们躺下休息。但……他有些惊讶的发现,站起身之后几个不算太重的患者虽然血氧饱和度有所波动,但是指脉氧的高峰却比之前躺在床上还要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