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页

而这种症状,恰好又是帕金森的典型症状。

“要不是孙医生这么坚定的认为这是食物中毒,我可能都要琢磨一下会不会是帕金森了。”胡春波首先打破了沉默。说实话,他现在对自己之前的判断充满了困惑和不自信。原因倒也简单——除了疾病进展速度比常规更快以外,陈炳辉几乎所有的症状都和帕金森完美重合。要不是孙立恩斩钉截铁的认定这是一起食物中毒,胡春波可能会往“新型的、进展极为迅速的帕金森病或者类帕金森病”上去考虑一下。

这倒不是因为胡春波水平不够。恰恰相反,能够被刘堂春盯上,并且从省脑科医院挖过来的医生,水平绝对是很高的。胡春波只不过是受到了一些“孙立恩脸黑后遗症”的影响。众所周知,孙医生经常可以碰到表现非常不典型的疾病,甚至可能碰到根本就没有人见过的疾病类型。那么……在碰到了这种“除了进展奇快”以外,几乎所有特征都和帕金森病一样的患者时,正确的思考逻辑应该是去考虑“这会不会是帕金森的某种新型变种”,而不是继续坚持“这肯定不是帕金森”才对。

而另一边,孙立恩自己也有点拿不准主意。这个原因倒不是因为患者表现出了新的符合帕金森的症状,而是他发现自己的逻辑里好像……有点问题。

按照患者c3,c4补体下降,ige明显上升,同时有凝血活酶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含量下降的现状来看,陈炳辉很可能有某种过敏症状。而白细胞上升和中性粒细胞上升,则有可能是免疫系统在过敏状态下,错误启动而产生的结果——或者干脆就是在有毒物质作用下,导致的骨髓异常增生所致。

要想区分是不是骨髓异常增生倒是比较简单——只要做个骨穿活检,看看骨髓的情况就好。真正麻烦的,是判断“这是不是过敏症状”。

一般按照常理来判断,能导陈炳辉出现“过敏”的食物,一定是第二次食用。第一次食用之后,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这种食物产生了错误的免疫记忆,随后再次食用,就会出现过敏反应。

至于为什么不是第三次嘛……孙立恩在内心深处翻了个白眼,要是明知自己会过敏,结果还要硬吃,那可能需要去看看精神科。

而事实上,在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患者多次少量且逐渐递增的接触过敏物,反而会让免疫系统逐渐耐受起来。最终完成脱敏治疗。不过,由于脱敏治疗本身耗时很长且过程比较痛苦,甚至有些情况下还可能会有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出现。因此,如果不是特别严重而且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绝大部分情况下,医生们都会选择开出抗过敏药物,并且叮嘱患者远离过敏源。

但问题的麻烦点就在这儿了——在没有取得过敏源,且患者意识不清的情况下,想要确定他现在的多系统异常来源是过敏……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这个推理结果并非完全都是负面影响,通过这一点,孙立恩突然有了一种大胆的推测。

这应该是一种用来下酒的食品,而且就算在广西当地,也不是什么特别常见的食物。

……

……

……

会诊就这么草草结束了。孙立恩和苟杰森一起回到了办公室里,开始整理起了二院那边的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