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工不至于。”孙立恩在瑞秋的带领下进入了会议室,他朝着徐有容点了点头,然后找了个空着的凳子坐了下来,“我已经和测序公司联系过了,等会就给唐敏抽血然后送样去检测。”
“你已经搞清楚她得的是什么病了?”瑞秋眼前一亮,然后露出了有些困惑且若有所思的表情,“你确定不是肿瘤?”
“没搞清楚,而且我也不确定是不是肿瘤。”孙立恩摇了摇头,“只不过现在就这么两个怀疑方向,同时朝着两个方向努力呗。”他重新看向了徐有容,“你们的翻译进展怎么样?”
“基本上已经看完了。”徐有容没有抬头,她还在看着自己面前的病例,并且时不时在上面用笔写着什么东西。写完了最后几笔之后,徐有容才抬起头看向了孙立恩,“我不觉得这是个遗传病。”
“你觉得是肿瘤?”徐有容在神经外科干了这么多年,她见过的脑肿瘤病人大概比孙立恩见过的普通病人还多。孙立恩对徐有容的意见也很重视,“理由呢?”
“多发占位,而且大部分病变区域都位于主要脑血管和侧脑室周围。”徐有容解释道,“虽然两次活检都没有查出有价值的病变,但是能看到有胶质细胞轻度增生,虽然还没有到确诊肿瘤的地步,但的确像是肿瘤。”
“如果是肿瘤的话,更有可能是弥漫性胶质瘤。”瑞秋在一旁补充道,“涉及到多个脑叶,而且病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这非常符合弥漫性胶质瘤的特点。”
“现在的问题是,在活检未能检测出癌细胞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它究竟是不是肿瘤。”徐有容显得有些犯难,“如果真的是肿瘤,现在她很有可能还处于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尽早开始治疗,对她的预后是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的。”
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东西
尽早开始治疗,对肿瘤患者而言有积极意义,但前提条件是,他或者她确实是一名肿瘤患者。
治疗肿瘤所使用的各种手段均对人体具有巨大的副作用。从放射性疗法到化学疗法,乃至实验性的免疫细胞疗法……只要是治疗方法,那就一定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而有些副作用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接受治疗所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远比疾病本身带来的危险要小。因此接受治疗并不需要太过在意其他东西——除非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某些无法忍受的副作用。
但对于健康人或者非肿瘤疾病患者而言,进行放疗和化疗就成了几乎不会有益,反而会遭受巨大创伤和风险的事情。因此,除非病理学检测确定病人罹患有癌症,否则医生是绝对不可能为一个普通病人开出癌症治疗药物的。
哪怕影像学上看起来像是癌症也不行。哪怕肿瘤标志物上升也不行——能够明确肿瘤诊断的,有且只有病理学检测。
“她已经做过两次病理学检测了,而且检测样本都找的是国内顶尖的病理科。”孙立恩对肿瘤的诊断本身并不排斥,毕竟这也符合她的大部分症状。“再取第三次活检?这对她的损伤太大了吧?”
“如果要诊断为肿瘤,那病理学检测就是必须的。”瑞秋对孙立恩的担心感同身受,“但是她也……太可怜了。三次脑活检,就算癌症真的奇迹般被治愈了,她以后也会有非常严重的神经系统缺陷吧?这样的孩子,以后的人生简直没有任何生活质量可言。”虽然摇着头,但作为肿瘤科的医生和相关专家,瑞秋仍然提出了自己的专业建议,“这个问题我刚刚和有容也讨论过,我们两个有一个不太成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