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办法并不是很多我们能想到的,最稳妥的方案就是边治边看。”在经过好几分钟的考虑后,孙立恩决定实话实说。他对专科医生问道,“一边监控患者生命体征,一边调整血浆置换方案行不行?”
“血浆置换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单凭生命体征很难完全的判断出患者的情况。”专科医生叹了口气,“别的不说,低血钾之类的副作用就不会直接体现在患者的生命体征上,迟发性的低血钾也有过报道。其他的副作用就更不好说了。”
这个问题……其实孙立恩有解决办法。只要他一直盯着王戈就行——状态栏的反应速度远比其他的什么生命体征监护设备快得多。而且反应也更加迅速。
但孙立恩也不能直接告诉专科医生,“你们放心大胆的上,我比生命线监护仪更好使”。他要是敢说这种话,一旁的徐有容都能直接把他扭送到精神病院去。
“你们先做着看吧……”孙立恩想来想去,只能这么选择,“就算有迟发性的副作用,我们加强监护也算是能及时发现。可要是出了心梗或者脑卒中,就算救回来了,附带损伤还是太大。”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是一回事儿
心肌缺血梗死了,那心肌细胞就彻底死了。成年人的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都属于再生能力极差的一类细胞。因此,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所导致的脑神经死亡所造成的,几乎都是不可逆转的损伤。而在临床上,治疗这两种疾病也最追求速度——越快扭转心梗和脑梗,就越容易控制损伤范围。损伤范围越小,就意味着患者之后的恢复越容易,后遗症也更少一点。
正是因为临床上无法扭转这两处的损伤,所以在治疗中,医生们一旦认定这两个区域可能存在风险,就会积极进行干预。
以现代医学的发展,急性胰腺炎的致死率已经低到了一个可以不那么认真对待的地步。但脑梗和心梗依旧是中国居民导致死亡病因的第一名和第二名。
如果能够解决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再生的问题,也许很多不治之症就都有了解决办法。或许有一天,那些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都能够在一针药剂的帮助下,重新获得一枚健康的心脏,一颗正常的大脑。
但这种事情,现在的医生们还做不到。所以,必须尽一切可能避免患者发生心梗或者脑梗。
低血钾是很危险的症状,它会诱发各种肌肉麻痹,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心律失常乃至心脏停跳。但血浆置换所导致的低血钾是完全可以被预防的——只要加强监控血钾,随时准备补钾即可。
治疗方案由专科医生负责执行,孙立恩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翻看着各路文献。他内心深处还是有些不安——王戈的血脂上升的太快,幅度太大了些。以往虽然听说过有些患者在接受了激素冲击之后,会有血脂上升的症状,但孙立恩并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更让他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会上升的这么快。
激素冲击不是没有风险的。在进行激素冲击治疗之前,家属需要首先签一份告知书,上面列明了各种激素冲击可能带来的风险。
然而查阅相关文献的工作并不怎么顺利,最近知网改版后,孙立恩经常碰到好好的文献无法下载的问题。万方上的资料不够全,ubd上的论文倒是有些相关内容的,不过都是付费文章——一篇2000年左右的日本论文,期刊网站定价3996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