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第四中心医院的复合手术室投入使用还不到三周,严格来说,这间手术室甚至不能被称为“正式投入使用”。毕竟手术室里处理的第一个患者是自家的骨科主任郑国有,而第二个患者就是杨建强。至于说好了的正式投入使用的剪彩,本来应该下周才举行的。

给杨建强做脑部ct扫描的建议引起了一些担心。主要是影像科的医生们对此有点顾虑,ct扫描虽然快捷方便,但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放射性的诊断手法。而杨建强的大脑已经被大剂量的伽马刀冲击过了八次,在这个基础上再做放射检查,谁知道会不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至于有没有其他的结局方案——反正辅助科室的医生只要提出自己能发现的问题就行。要让他们来担心整体治疗方案,这就有点过分了。

而柳平川院长的判断做的非常快,现在的情况下,ct扫描是唯一可行的检查手段。毕竟为了实时检测杨建强的颅内压水平变化,神经外科的医生们在柳平川的安排下,用磨具从杨建强的额头上开了个洞。并且在洞里安放了光纤式颅内压监护仪。监护仪采用了硬膜外测压法,虽然相对准确性比起脑室内导管检测法要差一点,但一方面也算够用,而且还能降低感染风险。

可这台监护仪同时也宣布了杨建强不可能再做ri检查。原因很简单——监护仪里是有磁性金属的。ri一开机,只怕这台监护仪就会被巨大的磁力直接从杨建强的脑子上扯下去,到时候大家也别琢磨治病了,直接给杨建强收尸就好。

ct是现在唯一的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其实柳平川早就有做进一步检查明确水肿来源的想法,只是一方面他确实也没往急性放射损伤上去想,而另一方面,柳平川觉得杨建强虽然有脑水肿发展的迹象,但毕竟颅内压上升的幅度不算特别大。而且给他输注的利尿剂还有调整空间,没有必要这么着急——说不定下一个小时里,他的颅内压就趋于稳定了呢?

ct机被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导轨牵引了过来。在场的无关人员全部清场,而必须待在现场的放射科医生,麻醉医生,以及柳院长等人则穿上了厚重的铅衣。孙立恩和胡佳徐有容一起走出了手术室,在手术室外的走廊等待检查结束。

“所以你就过来了?”胡佳的眼睛眯成了漂亮的月牙,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突然笑起来。“主要是因为担心患者的手术情况?”

“主要是怕你在手术室里站太久,觉得太累。”孙立恩福至心灵,哄小护士的话张口就来,“怎么样,站了好几个小时,是不是累了?”一边说着,他一边拍了拍自己的肩膀,“你看我,特意上来借个肩膀给你靠。”

“急诊的嘴,骗人的鬼。”胡佳佯装生气,用脚轻轻在孙立恩的小腿上踢了一下,然后趁机靠了过来。“不过确实是有点累了。”只要是个人,在手术室里连续站立五个小时都会觉得累。更何况她们在手术室里也没做什么事情,只是单纯的在等待情况变化。这种心里紧张,实则无所事事的等待,其实比紧张的持久手术更消耗体力。

徐有容在一旁站着,稍微走动了几下,休息休息脚后问道,“瑞秋回去了?”

孙立恩摇摇头,“她精神可好了,说是要等你一起出去吃宵夜……”他忽然意识到什么,有些后悔道,“应该把鸽子拿上来吃的。”

“算了吧,拿上来那么三只鸽子哪儿够分啊。”胡佳否决了孙立恩的提议,“大家都很累,就咱们几个人有东西吃,不太合适。”

孙立恩琢磨了一会后忽然笑道,“我记得……刘主任在手术室里有个柜子对吧?”

刘堂春是急诊医生,又是当兵出身。防患于未然的性格比其他医生要重的多,而时不时需要来手术室盯情况的工作环境,让他想要安稳吃顿饭都成了奢望。因此,刘堂春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只要有他的个人储物空间,他就一定会在里面塞上整整一箱巧克力。

这个习惯在急诊室医生们之中人尽皆知,以至于偶尔送来一些情况不算太严重的低血糖患者后,医生们的第一反应都不是挂一袋十糖,而是先去找刘主任要上一条巧克力来。可惜巧克力走不了医保,也没办法纳入到医院的收费体系里。一两个也就算了,患者来的多了,刘堂春这主任收入也有些顶不住。于是,老刘同志一咬牙一跺脚,把巧克力的供应范围缩窄到了“仅限本院职工”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