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天下人都听说过阳清涟的大名,都传她是个好官,而且阳清涟确实有不少政绩摆在面前,更重要的是,如今官场和民间都这么一个潜意识的习惯,早早就形成了。
那就是只要是好官便和阳清涟脱不了关系,一定是阳大人的门生,或者受过阳大人的照顾。所以,以至于好官和清官的代表便成为了阳清涟。
而“阳清涟”三个字,便从形式上成为民请命为民谋福利的三个吉利的字眼了。
现在大家听说这么好的官首,因为是女子身份和才华,如今遭到了新帝的垂涎。
听说阳清涟已经好几次被催入宫了。
而惠民学院本身就是阳清涟打压了贪官后,建立起来的寒门学子的学院,隶属知州级别,里面的先生大多数是进士出身的人,还有凡是在惠民学院读书的学子都是经过考验的学子,日后无论出去担任什么官职,都会有自己做人的准则。
可现在学子们一个个没有再抱着书卷啃文,而是面色担忧起来。
带头的学子乃是惠民学院的文魁之首,他道:“大家还是不要人云亦云,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我等莫和民众那般被愚昧,只不过是传闻而已。”
很快其他人道:“如果只是传闻,倒未必空穴来风。 ”
“陛下娶亲不久,就开始肖想阳大人,此举未免逾越礼数,有损皇室之素养。”
“阳大人于我等寒门学子有恩,莫不是大家忘记了,曾几何时,我等风吹日晒读书时,无人问津,眼看要放弃科考回老家种田,是阳大人派来的人找到了我们。”
“我们诀不能忘恩负义,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 ”
“大家稍安勿躁,我听说陛下并非是这样的君主,或许传闻不符,大家不要轻易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