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刷新全民认知

家里但凡能供一个读书人,那就是家里的希望,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希望。

他们会勒紧裤腰带,把吃的穿的用的,一切好的东西都供给这个有可能出人头地的孩子。

至于下大地亦或者家务活,嗨,那怎么能让孩子那双拿笔杆子的金贵的手来干呢?

除了读书,他们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

所以,读书人有时候真的除了能咬文嚼字,之乎者也之外,在老百姓们的眼里,还有个代名词,那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事实证明,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有‘能读书’、‘读好书’的天赋。

有的人穷其一生,到了垂垂老矣的时候,连个秀才功名都没能考上。

家里为了供养一个读书人,过得穷困潦倒食不果腹,可到头来,付出的一切却与得到的回报完全不成比例。

后悔吗?

后悔呀!

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时间也不可能倒流,让这个家庭重新做第二次选择了啊!

然而在善水学堂这里,读书并不是孩子成才的唯一出路。

杨梅她主张‘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发挥自己所长,找到适合自己走的人生路。

“如果你是棵读书的好苗子,那在第一年的启蒙教学完成后,将按照大昭颁布的考科举的制度来按部就班地学该学的内容。

如果你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却在农学上有天赋,那么,就着重栽培你专攻农学知识。

别以为学种田就只能当老农民,眼光不要这么短浅!

要知道,能种好田,如何提高收成,如何优化种苗这些都是农学稀缺人才,要是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将来大昭的下一个大司农就可能是你!

除此之外,女孩子也要好好读书,‘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一句被歪曲的名言。

至于是从哪儿开始被歪曲了真义,已经无从验证了。

但女孩子读书,除了能明理,能处事之外,还能增加女孩子本身的底气和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