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页

虽然楚弦知道,自己再说什么也没用,再说也只是废话,而且还会继续被这位尚书令抨击和否定。

但这个时候,必须要说,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自己要推行的政令。

这份政令楚弦知道会遇到艰难和阻碍,现在就是头一个,哪怕是撞的头破血流,楚弦也要做。

这是他执念,当官的执念,就像是做铁匠,要立誓打造出一柄神器,就像是炼丹师,发誓要炼制出一枚无上仙丹,对于别人来说什么都不是,但对于楚弦,这就是他的“目标”。

李渊明不懂的是,他以为这几句话就可以吓住楚弦,打击楚弦,甚至让对方知难而退,殊不知,楚弦现在兴奋的很。

为了仕途的理想而撞的头破血流,惨烈无比,这是一个逐梦者最大的幸福。

所以楚弦开始“反击”了。

“尚书令大人所言,楚弦受教,天下之物,包括策略,的确无万全之术,可失芝麻还是失西瓜这件事,却是很容易选。不错,当年太宗圣祖创立圣朝,一切从零开始,从无到有,都没有可借鉴之处,太宗圣祖睿智,所思土地制度延行数千年,的确是为圣朝辉煌奠定基础,可万事求变,这也是道法使然,遇火变水,遇水生木,坚木惧金,金遇火溶,变化之道,道之妙也。”

楚弦的“反击”显然也是极为犀利,那边李渊明眉头一皱,楚弦接下来的组合拳也是接踵而至。

“尚书令大人,站得高望的远,所思之事,必然要超过楚弦,然政令之道,在于思谋,在于论述,且两人为辩,三人方可成论,论事则事成,便是楚弦考虑不周,政令难行,也可集思广益,修复完善,如此若侥幸成事,其功劳也不在楚弦,何谈邀功彰显?就以尚书令大人之才,必然可想出修补之法,楚弦暂且抛砖引玉,文册中所写之法有三,尚书令大人可指正完善,如何中和影响,平息各方,尚书令大人高瞻远瞩,必有良策,待明日可在朝会引论,倘若事不可行,楚弦也不会执着。”

第七百五十九章 朝会“战争”

这话说的表面客气恭敬,实际上却是相当的“强硬”,倒不是楚弦就愿意和自己的上官硬刚强怼,这种事情,无论放到什么时候那都是官场大忌,可有的时候,也不能一味退让,尤其是,到了楚弦这个官位和地位。

虽说官级上,楚弦不如李渊明,而且还是其下官,但在地位上,楚弦同为首辅阁成员,而作为首辅阁成员,那是比其他官员有特权的。

便如推行政令,一旦是首辅阁官员提出的,别说是李渊明这个尚书令,就算是主管内政的最高官员大司徒,也不可“一票否决”,至少得拿到首辅阁和朝会讨论决定。

这便是设立首辅阁的原因,也是首辅阁官员不同于其他官员的最大一点。

李渊明听完,眼皮微微耷拉,只用眼角一丝目光看着楚弦,那种感觉就像是被某种凶兽盯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