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两人论道开始,两种思想,顿时冲撞而起。
天下无数人也静心听着。
因为,这种论道,没人可以确定谁错谁对。百家为何争鸣?就是各自的思想都存在天大的道理,可却不能代表一切。需争道争鸣。
庄子、杨朱,此刻就是如此,刚开始,就已经激烈了起来。
一人说道,一人说辩。
“忘己?忘己就会失己,失去自我,又有何用?你说的这忘己,根本不存在!”杨朱冷声道。
“是你境界不够,怎么能是不存在?你可知真人?我之大宗师,就是讲真人,真人者,忘己随心!”庄子开口道。
“大宗师?专讲真人?你参悟多年的大宗师,就是为了辩我之论?呵,我也想听听,你的什么歪理邪说,能辩我!”杨朱冷眼看向庄子。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古之真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忧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
庄子开篇大宗师,就描述了一个理想中的“真人”,真人能做到“天”“人”不分,因而“真人”能做到“无人”、“无我”、“忘己”,真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的形象化。
大宗师的开篇之下,庄子的大道海上,瞬间翻腾而起,无数人还不能领悟庄子所说的境界,但,虽然领悟不了,可其大道海的变化,还是能看见的啊。
滚滚翻腾的大道海上,渐渐凝聚了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
那模模糊糊的身影,就是一个道的形象,代表道家领袖的模样一般。
以道成形,庄子以“真人”定道家领袖?
杨朱脸色一沉,知道不能再耽搁了。
“贵己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之为己,天经地义!为己者,方成天道自然……!”杨朱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