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些人一人给个几百,还有人给不了几百,届时只怕捐的加一起也才两三万两。
你们让一个小孩,拿出两三万两的银子,带上你们的名字流芳百世,你们好意思么?”
安国公说完扭头,“反正本公不好意思!本公捐两千两!”
这……
徐家兄弟对视一眼,他们不能给慎嫔娘娘丢脸。
徐侯,“臣捐一千五。”
徐少卿,“臣捐一千。”总数超过皇后娘娘的娘家了,单人又没超过安国公,很完美!
安国公见就这么两人出来,又道,“本公觉得你们可能没注意到方才那封信上的话。那封信上说,牌楼之名以捐款金额多少来对诸位的名字进行排序、算大小,来雕刻。
潜在意思就是,捐的越多名字刻的越靠前!
捐的越多,刻在牌楼上的名字越大!
你们巴巴的捐了,却把自己的名字搞的那么小,挤在拐角里,那么寒酸,你们不嫌丢人?”
众人,“!!”
徐少卿忍不住了,爆粗了,我草!他怎么没注意到,还有这么一句?
皇上看着安国公,心道,你今日不对劲呀。
晋王即刻上前,“臣捐两千!”
左尚书,“不敢与王爷比肩,臣捐一千八。”
徐少卿,“臣捐一千五。”
众人纷纷说着,韩总管极有先见之明的去取了笔墨来。
皇上命翰林院的人当堂把这些人的捐款金额先记下,待下朝后,这些人再回家拿钱送来。
记完后,左尚书想着这事,就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