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页

可即使这样,公孙佳也看不出来三人有什么值得余盛特意把人带过来的。头上也没长角,身上也不发光的。

公孙佳等着余盛的解释。

余盛忙说:“阿姨,这是凌大娘,这是她的妹妹二娘、三娘,她们的父母死了……”

公孙佳道:“让她们自己说。”既然余盛敢把人带来,她就要看看这都是些什么人,躲她家傻外甥后头算什么事儿?

凌大娘上前一揖,声音微颤,道:“妾姓凌……”

姐妹仨家离雍邑足有五、六百里地,她们是偷跑出来的。偷跑是因为她们这命比公孙佳还不好,她们爹娘一口气生了仨,全是闺女。她们的爹急病死了,这已经很惨了,她们居然是有叔伯的。这就要命了!叔伯们打算给她们各说一门亲,收完聘礼将人一嫁,分了她们家产。她们的娘一着急,又是伤心又是生气,这哪受得了啊?她们的亲娘上吊死了。

这还不算完,她们倒是有舅舅的,两个舅舅,小舅舅觉得,姑娘家有个婆家就是有个归宿了,也行。大舅舅有儿子,觉得亲上做上,把外甥女儿重娶过来当儿媳妇,妹妹、妹夫的家产可以当成嫁妆,也不至于便宜了别人。

两头的安排都不咋地,凌家父母擅经营,小有家产,可无论叔伯还是舅舅都穷,想一想,就算认命嫁人,这两头能给她们安排什么样的人家呢?还是得跑!

姐妹仨的父母因生的都是女儿,家里也有几个闲钱,也给她们读书识字,教些经济营生,三人还有点主意。老大更是主意坚定,她眼看事情要坏,先把爹娘的灵柩寄放到寺庙里,自己先不管家中田宅,带着妹妹们先往庙里住了号称守孝。不管怎么样,先离两方亲戚远点儿总没有错,父母遗骨也不能落到任何一方手里。到了庙里,再开始谋划如何出逃。几人将细软贴身藏了,计划缝几件僧袍,装成庙里的尼姑趁人不备跑掉。

也是命不该绝,近来又是征兵又是征粮还要拉伕,人都忙,她们才觑了个空儿能够跑出来。半道改装,拿首饰雇了辆骡车,一路往雍邑而来。凌大娘知道公孙佳,知道这招女官、女学生的事儿,跟妹妹们一说,决定跑到雍邑去。一则听说公孙佳也是个孤女,应该会对她们的身世有点怜惜之意,二则雍邑这地方是新城,前阵儿还招人去垦荒呢,现在虽然免税没那么优惠了,但大家都是新来的,她们过去也不至于太受欺负,三则既然都是陌生人,也可防止两边的长辈找到她们,将她们捉了回去卖了换钱。

姑娘家没出过太远的门儿,赶路自是不如长辈男丁那么方便,路上还小病了几天耽误了,后头被叔伯追着进了城,恰好遇到了余盛。

余盛本就是个看不惯恃强凌弱的人,呵退了凌家叔伯,命衙役把人带到衙门里一问。听到凌家三姐妹的时候,他眼睛一亮——豁!我好像有印象的,问了姓名籍贯来历,问了父母名讳,与他久远的记忆合上了!不过你们怎么这么小?

电视剧大家都知道的,最喜欢把年纪不同的人扯一块儿,根本就是相差了十几二十岁,演得跟同龄人似的。凌大娘可是他小姨妈的好帮手啊!多少年了,余盛早放弃了按图索骥找牛人的事儿,但是送上门儿来的他可就不能不管了。

再说了,欺负孤女,还是人吗?!余盛想想就生气,想到小姨妈当年的处境,他就更生气了。

转头就把人带到了公孙府里来。

公孙佳听了凌大娘的话,没有像她想像中的那样义愤,公孙佳非常的冷静,实因凌家姐妹的遭遇在这世上太常见了,公孙佳自己是这样,妹妹往衙门里去旁听断案,多少家长里短的官司里都有这样的事情,要义愤得把自己气成个河豚再气炸。别说没有儿子了,有儿子如当年的胡老太妃,还不是连夜提着儿子跑路?

她问余盛:“追来的人你怎么处置?”

余盛道:“呃……打发他们返乡,她们三个考上女学女官,一切就都好办了。”

“糊涂!第一,她们未必考得上,第二,我不怜香惜玉,到我这里来是要卖苦力的,第三,就算做了官那些也还是她们的宗族长辈!这三条,怎么解决,说!不许支吾,现在就想!”

余盛冒了一头汗,头脑却冷静了下来,他到底是经过历练了,很快就说:“您先让她们考成不成?考不过,就算让她叔伯带走,她们也好歹试过了,不枉挣扎这一回。考过了……就……害!宗族长辈哪比得过爹娘?就说是爹娘的遗愿!盼她们能像您这样支撑门户!长辈再摆谱儿也大不过人家亲爹去!”

公孙佳被这熊孩子逗笑了:“成,就这样。”她也不过是需要一个糊人眼的理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