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建一个实验室

闻言,萧宇同意了,“可以。你要叫多少人?需要增加设备吗?人工怎么算?”

她说,“自然需要增加设备,还挺贵的。不过,我可以买国内的实验用具,这样算下来,大概200万。”

“要这么多吗?”

萧宇有些吃惊。

“是的,而这仅仅是设备的钱,你还得给我建一个无尘的实验室,也需要很多钱……”

她不好意思的看着萧宇。

“设备我用的是国产的,如果用了进口,那更加贵。”

作为专业人员,她问,“萧宇,你知道咱们国家在技术上被人卡脖子吗?”

“知道。”

“事实上,卡咱们的芯片等高新技术,还不是最严重的。”

“最严重的是怕西方会卡咱们实验上的用具。”

“现在,咱们用来做实验的用具,都是从西方进口的。可以说大部分被西方垄断了。”

“幸好咱们官方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在逐渐推进国产化,但目前,主流的还是进口货比较受欢迎。”

“比如像罗氏、赛默飞、德州仪器这些公司就占了我国很大的一部分仪器市场。”

“以现代物理研究为例,约有14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工作与仪器研制有关。”

据统计,到2017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获奖项目中,因发明科学仪器而直接获奖的项目占11。72的物理学奖、81的化学奖、95的生理学或医学奖都是借助尖端科学仪器来完成的。

想做出点别人做不出来的研究,手里也得有别人没有的家伙式儿。

而我国在科学仪器领域所掌握的主动权实在太少了。

据统计,去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279万亿元。其中四分之一的投入是仪器设备采购费用,占科研固定资产投资的近6成。

然而,在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下,国产科学仪器能抢到市场份额的却屈指可数。

约有73%的分析测试仪器需要进口,某些高档精密仪器的进口比例更高,个别特种专用仪器则完全依赖进口。例如国内的电子显微镜市场,就有99的份额被全球五家公司瓜分。

类似核磁共振波谱仪、液质联用仪、x射线衍射仪的“国货”占比率,则更是只有可怜的099、119、132。

听到这里,萧宇沉默了。

如果她不说这些,他还真不知道这种事。

“我要的这些实验用具,200万很便宜了,如果算上那一个小型的无尘实验室,加上日常的维护和一些消耗品,需要您投入500万。而这算是比较便宜的,因为有一些实验室,投入几亿,几十亿的都有呢。”

顿了顿,她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萧宇说,“可你投入了这些钱,如果我们得出这四样花草都无法进行人工大规模种植,那你就要赔钱了。”

“原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