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初来乍到,卲方并不打算先去见陈洪,而是要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多一部分官员支持后再寻觅机会和陈洪相见,送上高拱的书信。
“应该的,若不是你们帮忙,我现在说不得还在刑部大牢里。”
当然,在礼法森严的古代,民间也是可以使用“八抬大轿”的,不过需要用在迎亲这样重大场合上。
那时候,只要能找到张居正一条罪状,并得到确认,弹劾者大多会得到皇帝垂青,进而获得升迁的机会。
要是那马车夫一个不慎发生交通事故,说不得他们就有机会提前见上一面了。
可见,此时在内廷之中,最受宠的三人中就有陈洪。
陈以勤、殷士谵和魏广德就站在路边看着囚车南去。
在礼治森严的明朝,如果张居正乘坐三十二人抬的轿子,不可能没有言官参奏他的记录,言官在历史上可谓“疯狗”一样的存在。
三人回了城,而卲方的车队也进了北京城,安顿好住所后,很快就开始了行动。
“轿”的名称就起源于宋代,在此之前通称“肩舆”。
就在此时,两车相错之时,李芳不经意扭头看了眼马车,四目相对只是片刻就错开了。
由此可见,张居正坐三十二人抬大轿是子虚乌有的事儿,皇帝也不过十六人抬。
而他的目的,似乎就是在询问他们对于被弹劾去职的内阁阁臣高拱的态度。
那马车夫口中的大轿,自然就是陈以勤、殷士谵和魏广德所乘坐的轿子。
“回邵老爷,至多还有五里地,马上就到了。”
算了,不说也罢,吃菜。”
可做为裕袛里的人,李芳倒台后,冯保在宫里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他现在身边的人自然也今时不同往日,可以说魏广德的筹划是失算了。
那车夫是卲方在通州码头雇佣的,来京城自然不能坐马车,一般都是坐船顺着大运河北上到达通州码头,下船后再雇车轿进京城。
官道上,一支几辆大车组成的商队和李芳的囚车擦身而过,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到了明朝,轿子的种类也基本固定下来。
而他考虑重新拉回高拱做为助力,想要打破裕袛旧人对内阁的掌控,可纵观内、外廷,他又找不到人帮忙。
此次我们还有些薄礼,还要李公公一并送过去。”
实在是因为,高拱对隆庆皇帝的影响太大,大到让所有人都感到害怕的程度。
至于传说中张居正三十二人抬的轿子是否真实存在,也是值得考究。
而在这些交通工具中,轿子无疑是其中最高级的一种交通工具。
被别人伺候,才能显示出坐轿者的高大上。
大明朝,虽然不流行大胡子,可也不会有人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成年人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胡须,最多就是打理下,让自己看起来更适合自己的身份。
李芳是被判徒南京,本来应该只有两个官差押解过去的,千里迢迢也够李芳喝一壶的。
不过即便见面,魏广德也不会知道邵大侠这么一个人,因为在他的意识里,高拱已经完蛋了,他和陈以勤、殷士谵,甚至包括李春芳在内,没人希望他还能回来。
“善贷,李公公为人,你还不知道吗?
就在此时,马车夫或许是因为注意力转到后面对话上,差点没控制好马车,让马车一阵摇晃。
即便现在和他关系较好的官员,或者说政治盟友如杨博、冯保等人,在他试探后都发现,他们并不希望高拱能够被召回。
李芳苦笑道。
只不过在派人调查卲方之后,张居正也有深深的疑惑。
南直隶丹阳人,为什么会和高拱搅在一起。
想不明白,张居正就只能继续派人暗中观察,确认他的目的。
不过就当下得到的情报看,张居正已经意识到,似乎新郑那位有些坐不住了,想要重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