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

结果,学到三年级,两位家长就发现事情不妙了:怎么这年头,是个孩子都会弹钢琴呢?

尤其是在听说某某同事的孩子六年级就拿到了十级证书后,餐桌上的气氛,凝重了起来。

“小苒,你也学了五年多了,怎么还只考到了六级呢?现在就开始偷懒了,以后你怎么学?级别越往上,难度跨度是越大的,别人六年级已经考完十级了,你觉得按照你现在的努力程度,你可以吗?这些年,爸爸妈妈工作再忙都会去接你下课,再贵的学费咬咬牙也付了,这是多少孩子都羡慕不来的,你怎么就不知道珍惜呢?”

九岁的陶抒苒还是不爱说话的样子,只知道闷着头吃饭,眼泪时不时就滚下来一颗,混在饭里,咸咸的,不好吃。

这时候的陶抒苒还有精力哭,没过多久,陶母就得知了一个消息:想要进国际化乐团,起码要会两门乐器。虽然进不进什么乐团不重要,但钢琴确实太普遍了,想要有竞争力,起码要再学一门。

父母二人就“应当专精西乐还是中西兼并”的话题讨论了一个晚上。

打电话咨询了一下,说提琴这种乐器啊还是从小就开始学比较好,你家小姑娘九岁这年纪太大了点,又说长笛确实是可以学的,但好像令嫒这个身高上不太合适。

最终只好敲定为汉族传统弦乐。

于是,陶抒苒学了一半的素描课被取消了,改成了古筝课。

同期一直在上的第三门小课,是舞蹈方面的。

最开始,陶母托关系花重金让她进了一个知名舞团开设的拉丁小班,学到了五年级,偶然听说,这小班里有两个十岁出头的小朋友居然看对眼了,还逃课出去约会。

这下陶母就坐不住了,思考良久,把拉丁课停掉了,改成了芭蕾,尽管也是学了一年多就没再继续,但陶抒苒至今走路姿势还是微微有点外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