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吃妆吃到常人难以想象,它把人拉宽,放大人的毛孔、皱纹等等。

为什么有人总会说,生活中见到的明星和普通人差距好大,本人要好看很多等等,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因为镜头会丑化人。

有人是天生的“上镜脸”,譬如上世纪某位外国女影星。她现实生活中并不惊艳,但是当她一出现在镜头里,她的美就像是被放大镜无限放大,双眼灵动纯净得如同天降的处子一般,让人无法自拔。她的脸就是典型的“上镜脸”。

普遍人、包括大部分艺人在内,都不过是普通的皮肉上的美丽。但是人不可能时刻完美的美丽。你可以保证你的长相皮肤状态完美,但你不能保证一直完美。更别提还有角度这个魔鬼了。当镜头扫到人脸上时,则会把肉眼看不见的缺陷暴露得一览无遗。

当然了,这是很久以前的“镜头”,现在这加了无数滤镜的镜头不算。不过,这也是因为科技进步,高清的镜头把人放得更丑了以后,才专门为此做得“补救”吧。

人就是这样,既想要真实,又想不那么真实。

“上镜脸”不是一个褒义词或是贬义词,它只是一个形容词,讲得是能吸引住人的目光。

当人夸这个艺人有着“电影脸”时,不是说她很美,而是指她能够在镜头前绽放、甚至放大自己的“美”,不通过外部手段,纯靠皮相;是她一站那,哪怕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人,你也会忍不住自己去看她。

而为什么会把“上镜脸”和“电影脸”挂钩,则是因为在电影里,光影的变化镜头的要求迫使演员不能单单只是好看。你可以说“上镜脸”一定是“电影脸”,“电影脸”一定上镜,但“电影脸”却不一定是“上镜脸”。

因为“上镜脸”是一个很难得的天赋。

这是一种非常少数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