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刘世英也是非常庆幸把李复招了过来,没想到仅仅是第二天,李复仅仅只是看了一眼发动机和设计图纸就知道了指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您过奖了,这方面您是专家,我只不过是随口乱说罢了。”
李复笑着摇摇头,此时李复在刘世英的身上看到了自己老师身上也具有的一种使命感、一种责任感,对于国家交代的任务,这些老一辈的科学家们一个个都是充满沉甸甸的使命感,如果自己研究不出来就是愧对国家,会耽误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是民族的罪人。
别的什么不说,单单是这样的情怀和使命感就让人忍不住肃然起敬,这是现在年轻人根本就无法理解的,往往也只有在老一辈人的身上才能够看到。
从当初刘世英为了新的方法和思维都能够亲自去迎接李复就可以看出来,刘世英身上承担着很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并不是外在的压力,而是他自己给自己的一种历史使命感,华夏想要在航空领域超越欧美,电浆发动机就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身为电浆发动机研究组的负责人,刘世英自己给自己一种巨大的使命感,一种历史的责任感,明明知道李复是研究生物科技的,在航空领域很有可能就是狗屁都不懂,可是依然不肯放过任何一丝的机会,仅仅只是听说李复在这方面有理论上的突破,就将李复给招了过来。
事实证明,皇天不负有心人,整个电浆发动机研究组自从有了李复几人的加入,很快就走上了正规,李复、陈彬、余亮、曹海涛、杨易平五人虽然刚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很多常识性的问题都需要问人。
可是很快,项目组的人就发现了五人不平凡的地方,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非常惊人,很多东西仅仅只是看一遍、听一遍就能够弄懂,仅仅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几人就已经能够媲美这些老研究人员。
特别是李复,众人总算是明白了什么是天才,李复恐怖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强大的反向思维能力、逆推能力让整个项目组的所有人都叹为观止。
整个项目组遇到的一个个困难在李复变态而可怕的能力之下很快就一一解决,电浆发动机重新推倒,从一片空白之中重新设计,可是进展的速度却是非常的可怕。
1个月之后,一台崭新的电浆发动机就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第078章 材料还是材料
李复、刘世英等人犹如看稀世珍宝一般看着眼前这台银灰色的发动机,长大概有5米,直径大概有1米,整体充满流线型,隐隐散发着流光,犹如科幻电影之中的产品一般。
“哈哈,没想到才1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竟然可以制造出电浆发动机来,要不是有小李你,真的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当初我们可是认为如果十年内能够有所进步就算相当不错了,可是现在才刚刚1个多月。”
刘世英整个忍不住一阵的感叹,和李复相处的1一个多月时间,他是真正的明白了柳毅所说的天才到底是何等的可怕,就没有李复不懂的东西,很多众人想破脑袋都想不出的方法,李复可以一个接一个的想出来,整个项目进展的速度可谓是日行千里。
“老刘您过奖了,如果没有大家同心协力,没有国家在后面大力的支持,我即便是有一些想法也是完全没有任何的作用,更何况要不是没有大家事先设计航空发动机的经验,我们真的从头开始的话也绝对不是一朝半夕能够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