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

鉴证寻踪+番外 谙桥 799 字 2022-11-06

长达三个小时,最接近孟子侨坠落过程的演示,聂繁心条理清晰,脑海中浮现出凶手执握孟子侨脚腕的画面,扬声道:“梁哥,力度稍微轻一点。”

两分钟后,模型送上来,小梁照做。模型抛出窗口,前额和手臂刮擦三楼雨棚附近的墙面,撞击三楼花坛,反弹至二楼,背部蹭到仙人掌,最后仰面平躺在水泥地上。只有距离稍微偏差,其他基本相符。

程主任言语激动:“竟然对上了!凶手反侦查能力出乎意料的强,已经提前抹去脚印等现场痕迹。”

聂繁心没有应声,回想小梁第二次抛模型的场景,再结合案情分析。当时孟子侨和凶手应该不到两尺的距离,双手能够抓到对方,但是尸体为什么没有反抗伤?

“我想去三楼和二楼看看。”聂繁心蓦然想起万漪的提醒,征求褚晚宁的同意。

“行,我和你一块儿。”人多了不妥当,褚晚宁示意其他人原地待命。

凡有接触,必留痕迹,这是痕检科坚信的“罗卡定律”,程主任安排同事重新搜证。

中午饭点,褚晚宁按响三楼的门铃。女住户通过猫眼观察,认出她们,连忙开门:“两位警官请进。”

聂繁心指了指阳台的方向:“我们想去花坛瞧瞧。”

“我知道,管家有说,你们请便。”

两人穿好鞋套进门,径直走去阳台。抬眼望去,大理石花坛一片狼藉,最外沿,还有块状血迹。聂繁心瞅见距离血块大约10厘米的兰草花盆翻倒,泥土松动。于是戴着手套的右手伸长,不需要仔细翻找,轻而易举拽出一条黑色绳子,其下系着一个银质的狼形吊坠。

好像在哪儿见过?

对于狼形吊坠,聂繁心印象深刻,而且不止一次看到。但让她立马说出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还是有些难度。

收队回警局,下午接近三点,端着饭盒的聂繁心凝视电脑,一声不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