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页

庙堂既高gl 墨钧 859 字 2022-11-06

临行时,陈瑾将齐霁真送到马车上,齐霁真紧了紧身上的大氅,回过头来,看着陈瑾。那些年轻人们识趣的站的很远,有几个不安分的有些探头探脑,但胜在距离够远,也不影响两人谈话。齐霁真放下心来,她就着挂在马车上的灯笼看着陈瑾,陈瑾的年纪渐渐大了,眼角处也有了细碎的纹路,齐霁真莫名的有些感慨,叹了一声。

“今日你也看到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你养的人,今日对你感恩戴德,但说不得哪一日,就会将你扒皮拆骨。”

齐霁真说得直白,她虽有几分离间的小心思,但也是情真意切。她们混久了官场,自然也能看到这些人眼底的野心。

“野心大,有时候也不是坏事。”陈瑾笑起来,她长相寡淡,笑起来却带着春风般的柔和,“诸佛灭度之后,法不久存。佛陀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呢?”

齐霁真知道陈瑾心中已有定论,便点点头,这才登上马车。马车缓缓前行,齐霁真撩起布帘,看着一众年轻的脸庞自自己面前划过,她的目光在程兰君的脸上稍稍停了一瞬,很快就移开,仿佛什么注视着一棵草,一棵树那样,激不起半分的涟漪。

这个世上,有野心的人,有能力的人都很多,但是站在齐霁真这样的位置上,却只会看见跟自己同样高度的人。若是对方想要做什么,那也得爬到可以让齐霁真看到的高度上,否则一切都不过是蝼蚁而已。这一点,齐霁真虽然没有明说,但她的态度却足以让程兰君想到了。

齐霁真回到家中,家中管事随着齐霁真的步伐轻声说着今天家宅中的事。齐霁真时不时点点头,此前她虽然被禁足,却不是停职,许多公务还需要她做决断,礼部的人就将能搬过来的公文都搬过来,时时来往,倒也不适合萧鸾过来。说起来,齐霁真已经好几天没有见过萧鸾了。

齐霁真看着廊下的灯烛摇晃,将一行人的身影投在地面上,人数虽多,却无人同行并肩,到底还是有几分寂寞。她正想着,又听到管事道:“成王府上送来了请帖。”

齐霁真听见管事的声音中带着迟疑和犹豫,她停住脚步,问道:“谁发来的。”

管事的身子弯的更低了些,恭敬道:“是成王妃。”管事见齐霁真沉默不语,倒也没有阻止他继续讲话的意思,于是低着头,声音更柔和了点,“成王过继的嫡子满月,王府中广发请帖,宴请四品以上官员及家眷共贺喜事。”

齐霁真这才恍惚想起来,此前萧鸾曾说过,严蓁做主,从宗族中寻了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过继到萧鸾名下,好让她后继有人,永享香火。当时萧鸾说的轻描淡写,齐霁真也没有放在心上,而今时光匆匆,这个孩子,竟已满月了啊。

一时之间,齐霁真心头五味陈杂,站在原地,久久不语。齐霁真向来都知道,这个世界是极其不公的,想要得到什么,必然要失去一点什么,甚至得到的远远也比不上失去的。齐霁真亲手放弃了王妃之位,也就意味着,她放弃百年后与萧鸾同穴的机会,也就意味着,她们之间,甚至连共同领养一个孩子的机会都没有。而自己,百年之后,也是一个孤魂野鬼,后继无人。

齐霁真摇了摇头,她压下心头陡然升起的那点感伤,声音平缓:“从库中挑选几样珍品,成王嫡子,马虎不得。”

管事急忙应是,他悄悄抬头,只见灯烛摇晃,映衬得齐霁真的脸时明时暗,没有一丝情绪泄露。

作者有话要说:本日小讲:

子贡赎人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小故事,原文是“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3。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大概的意思就是: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这个故事有意思在哪呢?它说明了一个真理就是如果要让大家都去做什么,遵循什么,依靠的不是个人的道德品质,而是制度。再深入的可细思,很有意思,简直对人性诠释得极为到位。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也是孔老夫子说的,因为古代断句的问题,这句话的争议很大,这里采用的是“在上者指导民众,只可使民众由我所指导而行,不可使民众尽知我所指导之用意所在。”所以陈瑾以利做趋动民众,而不是告知他们这背后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