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鸾也猎了一只火狐, 浑身绯红,只有尾尖有一点黑色。同行的侍从帮着做了处理, 没有伤到皮毛。萧鸾摸着着毛皮, 听见一群人夸奖声阵阵。她带的锦衣卫不说, 严岐带来的那三百人也是各种夸奖,祝贺声都没重复过,显然是对这种事习以为常了。
就这般一路走一路停,在严岐的带领下,路途虽不算快捷, 却也平平顺顺地到了目的地。严家所在的地方处于晋阳中部的平原地带,一条长河蜿蜒而过,因此此地便唤做曲阳。萧鸾一路打马而过,眼下天气正好,万里无云,澄清江水在阳光下呈现出了碧蓝的颜色,水汽顺着风扑面而来,视野的尽头处,是连绵的群山,犹如长龙一般护卫着这片平原。
萧鸾有些失神,真是难以想象,这个地方有这样充沛的水汽,而邻省却遭受着大旱。她眯起了眼睛,朝远处望去,十月枫红,银杏黄,而青松依旧常青,这些颜色混杂起来,层层叠叠地从视野间铺散开来,江水碧如蓝,倒映出五彩斑斓的颜色,就像是有仙童打翻了颜料,才造就这样的美色。
“曲阳的秋天,是一年最好的季节。”严岐的声音在萧鸾的耳边悠悠响起。
萧鸾循声侧过头来,看到严岐坐在马背上,遥遥的看着面前的场景,他微微眯着 眼,嘴角尤带微笑,神情安宁淡然。严岐的脸上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自豪,他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这才转过头来,温和地看着萧鸾,说道:“殿下,曲阳是严氏一族的祖地,我们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
萧鸾点头,答道:“母亲时常说起,如今看此美景,方知母亲所说句句属实。”她顿了顿,又道,“你我都是亲眷,就叫我六郎吧。”
严岐微弯了眼,应了一声,侧身过去。萧鸾见那平原尽处,多彩之间,隐着的清灰城墙,也点了点头,双腿轻轻一夹,那马嘶鸣一声,当先奔出。而后马蹄阵阵,犹如雷鸣,朝曲阳城冲去。
严岐早就派人传了消息。距离曲阳十里地,当地的官绅就出来相迎了。站在前方的是严雪淮,他穿着辞官时圣上赐下的蟒服,站在一群官绅之间,神情淡漠又显眼。而官绅们都团团围住严雪淮,轻声议论或是讨好。在一众谄媚的颜色之间,那份淡漠就显出倨傲来。
萧鸾等人瞬息而至,严岐抢先一步下马,快走几步,朝严雪淮拜倒,唤了声:“家主。”
严雪淮拍了拍严岐的肩膀,让他起身,而后严雪淮抬起头,望向了萧鸾。萧鸾心中有些打鼓。严同音死后不久,严雪淮就辞官回去了,当时萧鸾代不能出宫的严蓁去送别了这位名义上的外祖。彼时萧鸾年纪尚幼,说话行事还需人教导,但她也依然记得,当时严雪淮深深地盯着她,最后长叹了一声,说了句家常的问候让她带给严蓁。
此刻斗转星移,转瞬间许多年过去,当初在襁褓中的九郎也可以认得自己和严蓁,会到处跑,会喊人了。孩童的每一天都犹如天翻地覆,而对于成人来说,几年的时光,不过是头上的几根白发,脸上的几道皱纹而已。
严雪淮的模样,和萧鸾记忆中差别不大。他虽显老态,但精神却是极好的,在看到萧鸾后,当先一步,拜倒行礼。他一动,身后诸人就跟着动,黑压压的跪倒了一大片。萧鸾这一路行来,对这种场面也是见得多了,她免了人的礼,又下了马,亲自扶起了严雪淮,朝严雪淮行了晚辈礼,道:“六郎见过外祖。”
“好,好。”严雪淮用力地抓住了萧鸾的手,他细细地打量着萧鸾,又道,“你长大了不少。”
萧鸾并不习惯与人这样接近,尽管严雪淮身上熏的香气是名贵的龙脑香。龙脑香出自西域,状若云母,色如冰雪,所得稀少,极为名贵,向来都是当做贡品的。而严雪淮用作随身的熏染香料,由此可见严家的财势。萧鸾垂下眼,又轻唤了声外祖,而后道:“外祖还与我幼时所见一样。”
严雪淮闻言大笑,说道:“老啦老啦。”
他们两人说话,旁人不敢开口,静默地立在一旁,连一丝声音都不敢发出来。萧鸾感到一阵轻风吹过,带着十月的微凉。她轻声道:“此地寒冷,说话亦是不尽兴,我们先走吧。”
“看我这老糊涂,见了殿下,心中只顾着高兴了。”严雪淮笑着点头。
两人和乐融融,甚至萧鸾也不骑马了,跟着严雪淮上了马车,一行人便往严家宅邸而去。
齐霁真和沈引玉等人自然是不能跟着上马车的。严家人中又走出一位约莫三十出头的人,一行人听严岐恭敬唤其三叔父,那人再自我介绍名叫严崇文,果不其然是严雪淮的侄子,与现任户部尚书严崇礼是堂兄弟。他身材稍显魁梧,行事也颇有豪迈之气,身份亦是毫无出错,可说是极佳的接待人选了。需知萧鸾这一路带的人,虽然名义上都是萧鸾的下属,但那是君臣之别,而非主奴之分。莫说其他,光是沈引玉这武功侯嫡次子的地位,就足够严崇文出面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