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对于萧韶,又或是对于内阁诸臣而言,齐霁真都是个小人物,就算偶尔因对方一闪而过的灵光看对方一眼,也很快就把她忘在脑后,不会再理会了。
不多时,就传出了圣上感念齐霁真之才,特令她进了国子监读书。这对齐霁真来说,她又获得了一段喘息时间,只要在这段时间里,她能成功考上进士,到那时节,就算有父母阻拦,也没有用了。当然,也有不好的消息,齐霁真的才名为她引来了许多人的求亲,只是齐怀远还在犹豫之中,并没有选好究竟是哪家。
但对于荣国公府一家,圣上的这道旨意他们是不满的。世家嫡女抛头露面去读书,并不是一件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但圣旨一下,也只能苦着脸送自己女儿去读书。并强令齐霁真不得考科举,齐霁真一脸微笑地应承下来,回到屋中后,却沉下脸来。她抚摸着萧韶给她的油包,再一次打开,又重新藏得更深了一些。这才坐回去,提笔给萧鸾写信。
两人多有书信来往,此刻提起笔时,心中就慢慢安静下来。她谢了萧鸾与萧韶,又说了些近况,想到家中那些烦心琐事,又觉得沉郁难消。但她到底还是没有将这些事告知萧鸾,只洋洋洒洒地写了自己读了哪些书,又偶得了什么样的诗句。她借着写字平定心绪,不知不觉写了许多。她看着自己写的那些废话,有些羞涩,却终究没有毁去,只是就这样交托宫人,让她转交给萧鸾。
而萧炜下令这件事,外放出去,在读书人的眼里,这却是另一层的意思了。陛下既然破格让一个才学极好的女子去读书,那么读书人们哪怕门第不高,是否也能踏入仕途呢?此前还在观望科举的人,也忍不住起了心思。寒窗苦读数十载,若不能投身庙堂,这书读的又有什么意义?
萧鸾接到齐霁真的来信后,一直担心的心终于安稳了下来。她由衷地感觉到高兴,甚至不厌其烦地教导九郎念诵齐霁真写的诗。严蓁在一旁听到,忍不住摇了摇头,对萧鸾说道:“你对你那伴读上心得很。”
“三娘的书读的比儿好。”萧鸾笑眯眯地回答,“她能继续读书,说不定有一日踏入仕途,这是好事。”
严蓁却是摇头道:“你只看到了眼前,女子读书为官,却不一定是个好事。”
萧鸾心中顿时一沉,她一双黑眼直直地看着严蓁,低声道:“母亲也觉得女子不能抛头露面么?”
“……自然不是。”严蓁说道,她摸了摸一旁放着的书籍,闭了眼,又睁开,回道,“只是这个世道,对女子总是有些不公的。你可知我朝建朝初期尚有女帝继位,我朝曾有有那样多的女官。为何这些人最终都消散开去不留痕迹,为何如今圣上又会让你长姐读书,为何独独给了齐霁真这样的恩典?”
萧鸾听闻,她仔细地思索了许久,又摇了摇头,道:“儿不知,母亲可为儿解惑?”
严蓁却是一笑,她摸了摸萧鸾的头,萧鸾的头发长了,乌黑而茂密,却意外地柔顺,就像这个孩子本身。她对这个已经陪伴了自己许久的孩子,她此生唯一的孩子说道:“母亲是不会告诉你的,这件事,你得自己去寻找答案。”
萧鸾似懂非懂地看着严蓁,她隐隐觉得这大概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却并不明白为什么严蓁不愿告诉自己答案。只是她在严蓁面前一向乖巧,因此只是点头应承下来,并将这件事放到了心上。
但眼下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随着她的长大,她也到了应该要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了。
萧炜的旨意不早也不晚,在封了萧明为赵王时,又封了萧鸾为成王,仿佛萧鸾就是捎带的那般。封了王就意味着要开府了,而开府,则意味着萧鸾将要离开严蓁的庇护,离开这个禁锢着她,同时又保护着她的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卷 已经快要结束,你们可以选长公主和陈瑾相识的番外,也可以选严蓁幼年到入宫前的番外~~~
以前读书发现,无论是近代史,现代,或是古代,其实杰出的女性一直都有,史书中也能寻到断章片语。但我们却好像集体失忆了一样,对她们曾经做过的贡献一无所知,也无从流传,这个原因,就是严蓁对萧鸾的提问。这篇文,其实也想一直表达这个,不知道能不能客观地写出来……总是在挑战不可能……_(:3ゝ∠)_
“昔日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匡衡凿壁偷光,主人怪,问衡,衡求书。主人感叹,资以文书,遂成大学。”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了 ~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