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页

电影名叫《最好听的声音》,故事发生在一个很具烟火气的小城市,主角一个是瞎子,一个是瘸子。

主角叫苏素,职业很少见,她是一个声音收集者,在三十多年前那个年代,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又少又穷。

沈风:“我认识一个前辈,现在在给影视作拟声,就算是现在,单纯收录声音的人也几乎没有了。”

林秉然捧着茶杯,林柯接过话茬继续说。

苏素的生活很艰难,她在城里一个木偶剧团给小朋友讲故事赚一点微不足道的生活费。除此之外就是录的声音收点版权费。

那个时候,电影和动画流行传播开来后连唱戏曲,搭班子跳舞的节目都没什么人看了,更何况一个用花鸟虫鱼当背景音乐讲故事的节目。

剧团为了生计,不再安居一隅,只能上门去和学校合作,本地的学校合作完了,剧组的车就开去外地,车在哪里就在哪里演出,一群人风雨飘摇的过了两年。

木偶戏的演出删删减减只剩一两个经典节目,新的节目加了小品、相声和唱跳,苏素说不来那些逗趣的话,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节目被砍之后,她从木偶剧团辞了工,开始重拾梦想。

林柯说:“苏素是个瞎子,她的工资低,在剧团干的是打杂工作,那个时候老师工资一个月也就几十块钱,收集声音的设备又贵又稀缺,那么多年,苏素只攒出了一个录音机。”

“她的梦想是?”王冰冰问,

林柯说:“苏素看不见,所以她喜欢一切能发出声音的东西,这些声音构建了她的整个世界。”

林柯:“苏素回到城镇上,拿着录音机,要录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

林秉然:“她一边靠录声音生活,一边寻找心目中最好听的声音。”

“最好听的声音?是歌声吗?”周渡问。

“这个最好听的声音因人而异,苏素认为是人的笑声,所以她想收集人们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