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页

丁一东教授摇头说道:“不用太过担心,一开始我们没有经验,也造不出太多的反物质。而且,我们可以采用多层磁约束策略,就算某一个装置坏掉了,还有备用的……我们的诺亚号上方是无重力的,非常适合这种物质的存储……”

“新的存储设备也在开发当中……”

无论怎么样,人类不可能因噎废食,反物质生产还是要搞起来的。

就在谈话中,试验型收集飞船已经渐渐靠近气态行星。前方的副离子引擎启动,喷射出强大的蓝色离子射流,进行反向减速。

“船体运行状态一切正常,正在减速,目前的速度为143ks,检测到空间中少量的氢元素,辐射量明显增大,已经接近这颗星球的大气顶层。”

不断地有信息传递过来,控制室也不断地发出各种反馈指令。

“十分钟后,飞船将被‘御夫5’的引力正式捕获,正在降低轨道……”

“六十秒倒计时开始,六十、五十九、五十八八……”

“到达预定轨道。”

“……气压为00053个标准大气压,气体收集工作开始!”

从屏幕中可以看到,飞船上下左右四个面展开了四个大型的帆状结构,正在往里边吸收空气。

这些都是气体收集帆,飞船内部的空气压缩装置启动,吸收大量的氢气以及氦气。在这个稀薄的空气下,大概需要七天的时间,能完成一次收集。

这里是非常安全的界限,空气稀薄、平稳,没有乱流,也没有闪电。

通常情况下,采集飞船只会在这个高度下收集燃料,只不过花费的时间稍微长了点。收集完燃料后,稍微加速就能挣脱星球引力,非常简单,而且没有太多的危险。

不过,本次实验是为了测算飞船具体性能,肯定还要具体往下走,至少要靠近御夫5的表面基层。

人们以10倍的地球大气压,作为“御夫5”的大气层基础,也就是气态星球与宇宙空间明显的分界线。

从飞船的这个角度观测,气体巨行星上的气旋风暴,如同油画一样清晰。它们在星球表面运动着、咆哮着,彼此吞噬、分离,如同一个个狰狞而又巨大的怪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