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页

一个低级文明,发射任何的太空探测器,哪怕一千克的物质,都需要巨大的经济代价,所以这个文明选择了将信息浓缩、再浓缩。

其中的某些数学定义,与人类不太一样,但大体思路还是类似的,也即类似于希尔伯特的公理化主义。

对方在最后,还着重讲述了某些无穷问题带来的数学悖论,以及集合论带来的巨大数学危机。它们将探测器升天的那一刻,也没有解决这些数学上的基础矛盾,感到深深遗憾着。

这些问题,人类也同样困惑过,也即所谓的第三次数学危机。时至今日,第三次数学危机还不能说已从根本上消除了,因为数学基础和数理逻辑的许多重要课题,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甚至人们已经知道,以目前的方法,完全解决悖论与困惑是不可能的。

因为伟大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无可辩驳地揭示了形式主义系统的局限性,它从数学上证明了,企图以形式主义的技术方法,一劳永逸地解决悖论问题的不可能性……

换句话说,整个自下而上的科学思路,都不一定是正确的……

或许,人类用这种方法,永远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也即,无法完整的了解整个宇宙。

最后一页资料翻过,这份来自远古的智慧传承,终于走到了尽头。

屏幕上空白一片,后边的全是乱码,不知道是因为信息丢失的缘故,还是金属盘本身就是如此。

“没有了。”在座的科学家们,怅然若失。

“没有技术,全部都是理论知识。”

就算没有得到什么划时代的科技,所有人还是感受到了,来自于一个低级文明的厚重历史。

这是一种使命,就算马上遭到毁灭,也要传递智慧的使命。

“当灾难来临,人类,会怎么选择?”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负责检测微型生态圈的组长发来了信息:“……微型生态圈内没有任何活着的生命,只有一些生命曾经生存过的痕迹。没有检测出任何遗传物质,没有复杂有机物……大部分已经水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