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页

总设计师罗蒙教授在旁边提示道:“舰长,我们这种载人航天器,需要考虑人的可承受加速度问题。实际上这种飞船已经超标了。”

“一位训练有素的士兵,最高可承受的加速度在9倍的地球重力。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加速到每秒100公里,需要185分钟的时间!9倍的重力啊,如果是您的身体素质,或许没什么问题,但普通人类根本吃不消,顶多坚持几秒钟!”

“每秒100公里是最高速度,以普通士兵的身体素质以及神经反应能力完全驾驭不住,每秒10公里的速度才是比较好的选择。”

于易峰还是皱眉,每秒10公里的速度,欺负地球人倒是不错……许多导弹的速度还达不到这个数字。但和真正的外星人打起来,面对接近光速的能量武器,还不是就是和蜗牛一样?

这样的战斗载具,不就是炮灰吗?

但人体确实拥有极限,这一点没办法克服!加速度太大,相当于一大堆重物压在身上,很容易造成血管、内脏破裂,到时候还没打起来驾驶员就先挂了。

他情不自禁地问道:“人的肉体还是太脆弱了,看来还是无人机比较靠谱……但就算无人机也得人在背后操控。每秒钟一百公里,是不是超出正常人的反应速度了?”

第四十四章 离子引擎

加速度太大的小型飞船,灵活性很高,却完全不适用于人类,只能当无人机。

许云进顿时有些尴尬。实际上,就是他要求罗蒙教授研究这种小型太空梭的,但现在看,好像没有太大的用场。

这种太空梭体积小,采用大量的轻型金属,并且牺牲了某些性能,从而能够实现超高的机动性。

在他的观念里,战斗飞船就要像战斗机一样,高机动性总是越好的。

但他忘记了,高机动性必须要高加速度才能实现,人类的身体素质又没有达标,想要机动也机动不起来。

现在,已经不是个人英雄的时代了啊,个人肉体的力量,与机器对比,实在太渺小。

“……也不是没有用。”

于易峰看着屏幕上的各个参数,他叹了口气道:“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它的单兵作战能力不错,造价还算便宜,如果采用无人驾驶的话,去掉维生装置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造价还能更低一些,可以批量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