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出神的地方,丁一东开始自顾自地念叨起来,甚至连于易峰在一旁都忘记了。
于易峰心里明白,这名大科学家肯定是尽力了。以丁一东的性格,不可能偷懒,早就偷偷摸摸研究了不知道多久。他肯定是想要彻底完成后,拿出来一鸣惊人……
但结果是难度真的有点高,他到现在也没完成。不是他们不给力,是真的太难!这种最终极的核弹,对人类来说还有点力有未逮。
“这里有几种方案,你自己拿过去看看。每一种都是理论上可行……”丁一东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将一份邮件发到了于易峰的手机中。
第五十三章 激光点燃方案
于易峰心中一动,低头看了起来,里面有几份详细的猜想报告。
这些报告大多数是计算机在理想条件下的模拟实验,尚无真正实验过,所以只能算是猜想……
氦-3核弹,说白了就是在氢弹外边再加一层氦-3层,利用氢弹爆炸的超高温点燃氦-3。
难道四氢核弹,再在氦-3炸弹外放一层氢?这是很多人理所当然的想法。
但在报告中,丁一东教授明确地指出,这种方案成功率极低,基本不可能。
因为核爆炸的威力太强了,在爆炸的一瞬间,整个核弹装置都会被摧毁,强大的冲击波会冲散所有的元素。到时候,最外边的氢层一瞬间被炸地比较远了。
核弹这种东西,爆炸核心的温度极高,但稍微外边一点,温度就会迅速降低几个量级,到时候没有足够的温度和压力将氢层点燃。
丁一东认为,氦-3层的设计已经非常极限了,因为氦-3的点燃条件比四氢聚变低了不少。再在外边加一层氢层,这些东西只会被炸飞,不会被点燃……
四个原子之间的聚变,比两个原子的聚变难了无数倍!所以反应条件也高了无数倍,这种环状结构适用于氦-3核弹,但不适用于四氢核弹。
那么,怎么办呢?如果能将“氢层”放置在核爆的中心位置,说不定还有一点可能……
野狼设计局可以说疯子众多,对着这个问题茶不思饭不想,连走路都会撞到墙。在核爆的时候,如何保证氢层不被炸飞,而是老老实实待在中心点?这个问题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