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页

第一个方案:完全的“公有制”经济,然后按需分配。

按需分配,就是分配的生活资料按人头来分,不按照贡献大小来分,不按照投资额来分,每个人想要什么就分配什么,想要多少就分配多少。

但是按需分配,要求人们有非常高的素质以及工作动力。

月球基地的五万人,素质非常高,普遍学历在研究生以上。但于易峰也不敢保证,他们全部能够做到“为了理想而工作”。或许一些意志坚定的大科学家能够做到,但普通人肯定不行。如果有些人随便工作一下,就能领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那还了得?

如果有人拿了东西却不工作,那么这个制度就没法维持下去了。

就像肖恩教授说的那样,现在的人们还做不到消灭“欲望”,没法为了理想而奋斗,也就是素质还不够高。按需分配,目前来看,行不通!

那么,“平均分配”,所有人都吃大锅饭呢?

那肯定会导致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有能力的人和没能力的人都是一条道上,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拿同样的东西,那肯定不行。

别看现在所有人还依旧吃着大锅饭,依旧非常积极,那是因为刚刚打赢了两次大战役,有一股精气神强撑着。几个月还可以,一年两年下去,就不行了,人们的积极性就会降低了。

完全“私有制”经济,当然不行,政府组织能力差了不说,还违背了共产主义的初衷。

所以,必须要公有制和私有制相结合……

这一次的讨论是深刻而有意义的,于易峰认为,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定下来了,一场有目的大战役,就在这一刻打响了,那就是——改造全人类!

第五章 超级文明的伊始

五万人,非常少,也就一个中等规模的小镇人口,却是人类遗留文明的全部。

但这么点人口也带来了一个好处,那就是政策阻力小,民众的分歧小,于易峰的决定,无人能够阻拦!

刨去那些疯狂的、数量众多的个人崇拜者,还有一些隐性的、嘴巴里不说的暗中崇拜者,这个基数应该也不小,这些崇拜者对于易峰的支持力度可不是盖的。于易峰的政策,他们一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