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是多重世界交互的关键?!”
沈约说出答案后随即否定,“不是经文,是你坚定的信念和意志,才会造成多重世界间不可思议的奇迹?”一念出,想到李雅薇的事情,沈约心中隐痛。
不提及从不意味着不放在心上。
李雅薇岂不是靠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释迦早说过,说经不过是比喻——对于不同根器之人、可用他可以理解的比喻来开导让他上道,你门都不入,何谈悟性?但比喻亦有理解问题,不同的人理解也会不同,是以释迦之后的禅宗之祖达摩才会采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方法授道。
释迦那时候文字并没有普及,经文全靠弟子凭借绝佳的记忆回溯出来,后来虽然集经成典,却因为经文之解说义已经引发流派之争。
文字创建之初,本求世人之间正确的理解,后来文字益发的华丽,含义却是益发的飘忽,引发世人更多的纷乱歧义。
达摩意识到文字会引发越来越多的歧义,这才希望直指人心后,让修行者径直见到最光明的心性。
禅宗修行的根本就是去五蕴所遮后、明心见性,而非念佛烧香。
不明真意,你念佛一生,也不过在愚痴中打转,有正信、正见、正知修得光明心性,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李雅薇没有修行过,但她的意念已经前所未有的坚定,这才创造了难以想像的奇迹!
佛不是神,含义本是觉悟!
悟为吾心,“觉悟”两字说的就是察觉自己真正的内心。
知道自己内心的世人方能解脱,创造世人的奇迹。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说的就是类似的观点。
沈约明经义、懂世情,是以能将经文、世俗综合一体,想到经文的更多真意。
石田秀子、暖玉互望一眼,都是微微点头,石田秀子喃喃道:“正是如此,我那时感觉佛经也在悄然的讲多重世界的秘密,只是苦于那时世人理解能力有限,不能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