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页

张良想着魏国此时的困境,无奈地拱手道:“将军今日的作为,有些失了分寸。魏国如今的形势危机重重,将军若是能够在楚国大军到来前解决赵国的威胁,则可化解眼前的难题。可是现在,怕是再也没有缓和的可能。”

莫尘张嘴吞了麟儿剥好的葡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轻笑道:“本将军派遣使者前往北地,其身上携带着以北地十八城,请求赵国支援的魏王血书与印玺。如今这枚用来挑拨廉颇与魏王叔的使者死了,还是被廉颇派人秘密处决。”

张良闻言先是一愣,随后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廉颇秘密将之处决,定然是无法分辨使者的真假,而又不想破坏了与魏王叔的合作。

赵王登基以来,大肆封赏功臣谋士,巩固自己的统治。可是在前线领军数十万的廉颇将军,却始终没有获得任何封赏。甚至,连安慰性质的旨意都没有!

这件事情本身,就已经透露了不寻常的气息。

如果廉颇擅自杀害魏国使者的消息传到赵王口中,其结果。

张良脸上满是笑容,站起身来,躬身道:“最坚固的堡垒,往往容易从内部破碎。子房愿前往邯郸,助将军攻破赵国这座堡垒。”

第72章 赵王之怒,大军南下

三日后,魏王叔领兵十五万与廉颇在朝歌会和。

两人联军三十五万,以廉颇为联军首领,在短短数日内就扫荡了北岸尚未降服的城池,继而将目光转向了黄河南岸。

赵魏三十五万大军兵临黄河北岸,让魏国南岸本已经渐渐平息的叛乱再次于各地上演。就连已经降服莫尘的十数万魏军,也因为魏王叔的一纸讨伐缴文,出现了大规模的骚乱。

在这风雨飘摇之际,莫尘不得不亲自率领十万大军驻扎于黄河南岸,隔着波涛汹涌的黄河与赵魏联军对持。

北岸,联军大营,一处高台之上。

已经五十许的魏王叔立在高台上眺望南方,广袖长袍在寒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他斑白的长发迎风而舞,带着几许皱纹的面容充满了笑容,看起来却没有丝毫的老态,反而显得精神抖擞。

魏王叔眺望南方,侧首看向廉颇,笑道:“如今南方纷乱,那贼子已经隐隐无法控制局势。将军若是此时挥军南下,则可一战而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