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在海汉光明正大地做官,顺顺当当地享受人上人的生活;另一边是继续效忠大明,提心吊胆地充当收集海汉情报的潜伏者,刘尚心中天人交战,许久都难以作出最后的决断。
刘尚便这般枯坐在屋内,从日落时分一直想到早上,等他发现自己肚子饿得无法继续集中精神的时候,窗外的天色已经亮起来了。
按照日程安排,今天便是北上援建人员出发的日子了。刘尚叹了一口气,心道自己昨天没走,今天这个时候想走也走不了,除了老老实实遵照安排,北上去山东为海汉在当地建立控制区效力,他似乎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了。而此去山东待上一年半载才回来,到时候他就已经是货真价实的海汉官员了,即便他再豁出去主动与上头联系,与他前后脚进入海汉潜伏的同僚死得一干二净,他自己又有很长时间与组织失去联系,这些情况要作何解释才能让上头取信于他?那时候还会有人相信他对大明朝廷的忠诚吗?
“不是我选了这条路,而是只有这条路让我选。”刘尚此时终于想通了其中道理,即便他想继续效忠大明,也很难再重新获得组织的信任了。
廖远、秦安等人虽然非他亲手所杀,但的的确确都是因为他的一番骚操作,才会在海难中身亡,说起来也都是因他而死了。但所有知情者都死了,而唯一的既得利益者却在海汉官运亨通,这种事给任何人解释,恐怕都很难让人相信这仅仅只是巧合。刘尚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和心态都已经无法回到出事之前,再做什么选择也都是毫无意义了。上天只给他留下了这么一条路,如果要活下去,那就只能先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了。
“我都是为了自保,不是卖国求荣。”刘尚这个时候必须得自我洗脑,否则心中的愧疚感仍会让他无法面对今后的日子。尽管他先前那些行为的目的不见得是为了叛国,但造成的严重后果却已经于叛国无异了。
刘尚给自己强行洗脑了一波,然后收拾行李,再次出发。只是这次他所带的行李比昨天多了许多,除了一些个人用品之外,还有前几天刚领回来的棉被毛毯、棉袄棉裤、棉鞋棉帽等冬季用品。他昨天出逃的时候为了行动方便,并没有带上这些东西,但今天出发之后就要北上去山东,这些冬季保暖的必需品就得全部带上了。而上面向北上援建人员发放这些物品的意图也再明显不过,很显然这个冬天是必须要在山东当地度过了。
刘尚带着大包小包出了门,叫了一辆人力车,连人带行李一并拉到了胜利港港区。北上船队的人员和物资都在这里集结上船,刘尚抵达这里的时候,看到已经有不少与他相仿提着行李的人等在码头上了。
刘尚见这些人还都没有上船,便寻了一名认识的官员询问情况,才知道等下会有执委会的首长过来送行,所以众人还得在码头上候着,等首长训话完毕再登船出发。
不多时果然来了两队警察,在码头上清出了一大块区域,然后一辆黑色四轮马车在数名骑兵的护卫下来到码头上,从车上一前一后下来两人,刘尚一看倒也都认得。前面身材魁梧,身着一身笔挺军装的中年男子是国防部部长颜楚杰,刘尚在儋州外海观看军演的时候曾经见过他。而后面跟着的则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于小宝,他与颜楚杰同乘一车而来,也足见海汉高层对他的宠信了。
颜楚杰也没有发表什么长篇大论,只是告知众人到了北方之后,与军方交接工作时多一点耐心和细心,好好合作,不要因为工作上的意见分歧而与军方人员产生矛盾。关于这事,刘尚倒是已经听于小宝说过,当地的政务民事在前期几乎全都是由军方代管,工作方面不可能像职能部门做得这么细致,因此工作交接时可能难免会有些责权不太明确的地方。好在青年团不会有这种麻烦,毕竟军中管政工工作的军官,基本上也都是青年团的成员。
刘尚唯恐自己看走眼,又使劲揉了揉眼睛,再仔细辨认了一下,这尸身的确是廖远无误。而此时刘尚脑子里转过的第一个念头不是廖远为何会死在海上,而是廖远此次出门并非单独行动,他将一帮属下全部带走,这些人照理说应该是与他同行才对,当下赶紧又将帆布揭开一截,果然看到旁边平躺的尸身中有当初在港区同住一个院子的另外几名汉子。
刘尚此时心跳飞快,他一直以来只敢想想而不敢实施的事,难道就这么毫不费力地变成了现实?他用力咽下一口唾沫,将盖在这些尸身上的帆布全部揭开来,打算好好地辨认一番。如果廖远和他的手下全都死在了这场海难里,那在三亚这边也就没人知晓他刘尚的真实身份了。
这揭开之后刘尚仔细一看,差点就惊呼出声,因为他竟然在其中发现了秦安的面孔。这个冲击甚至要比刚才看到廖远还要来得更为猛烈,因为他很清楚廖远带队去昌化的目的就是要与秦安当面对质,如果话不投机,那么做掉秦安就将会是接下来步骤了。毕竟如果秦安捅了漏子,那会受此影响的可不止刘尚而已,整个潜伏在三亚附近的大明情报网都有可能会因此而暴露,廖远也只能采取极端措施来保全大局。
秦安为什么会跟廖远等人在同一条船上,刘尚实在无法脑补出一个确切的缘由。他只能猜想是廖远在昌化找到了秦安之后,两人可能在意见沟通方面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廖远便带着他一同返回三亚,没想到在途中遭遇了海难。
廖远为什么要将秦安带回三亚,可能已经永远无从知晓真正的原因,但刘尚认为无外乎两种可能,一是他原本的企图被廖远和秦安会面之后识破,两人准备一起回来找他当面对质;二是廖远出于某种原因在临动手之际心软了,打算将秦安带回来,再与自己商量该如何处置他。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对于刘尚而言都有一定的风险,他也并不想再面对秦安这个不安定因素。虽然刘尚基本可以确定不管秦安怎么辩解,廖远看在自己的官方身份上都绝不会翻脸,但如果秦安不服,这个临时组成的小团体内必然会产生极大的裂痕,这对于刘尚的长期潜伏肯定是极为不利的。当然了,如今这两个困扰刘尚多日的祸根终于成了死人,再也无法威胁到刘尚的人身安全了。
尽管莫名其妙死了一群同僚并不是什么值得开心的事情,但刘尚此时真的只想大笑出声,以此来释放自己压抑许久的心情。但他也知道此时万万不可得意忘形,小心地保持着冷静又仔细辨认了一番,果然廖远的几名手下全部都在其中,竟无一人走脱。这样一来,整个海南岛上应该都没有人知晓刘尚的真实身份了。
“这位客官,这些遇难者之中,可有你认识之人?”
船主的问话将刘尚的心神又拉回到眼前,他连忙应道:“在下仔细看过,倒是并无认识的人……对了,刚想起还有极为重要之事没办,今天不能跟船走了,实在是叨扰了。”
船主脸色微微一沉道:“客官莫非是嫌弃我这船拉了这么多遇难者回来,觉得不太吉利?不管商船民船,在海上如遇需要施救船只,皆应尽力营救,这可是海运司的明文规定,在下也只是照章行事而已。”
刘尚连忙摆手辩解道:“在下并无此意,你也莫要误解。这样吧,刚才已经付你的船钱,在下不要了便是,你若觉得不妥,就代我给这些遇难者买些香烛纸钱算是祭奠他们,这样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