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齐齐应了一声,还在休息的士兵们也重新抓起步枪站起身来,快步走到了自己的射击位开始备战。负责指挥炮兵的军官倒是有些急了,主动凑过来请战道:“首长,这一次也给让我们炮兵露露脸了吧?”
罗杰拍拍他肩头道:“不急,今天要是让你们露脸了,我估计他们连夜就要撤走,还是等明天,等敌军的炮也到了,再由你们来浇灭他们最后一丝希望!”
如果在今天就使用火炮收拾对手,那要取得一场大胜不难,不过天色将暗,即便能打到敌军溃败,暂时也没法展开追击。而且从海上去绕后的部队目前尚未发来消息,罗杰没有确认他们的进展之前,也不想让敌军过早撤离这个战场。还是那句话,他想要的战果是全歼对手,而不仅仅只是击退而已。
话分两头,从海上赶来增援的穆夏柏目前已经驶入柔佛海峡东端,但距离柔佛军渡海的位置还尚有十几海里,即便是他下令全速前进,以目前的海上风力和海况来看,也至少需要两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抵达目的地,而那时候天色应该已经暗下来了,就算穆夏柏对自己的部下有信心,但也不敢冒险摸黑发动登陆战。
穆夏柏先前把话说得太满,如今却没法按照预计的时间赶到目标地点发动攻势了,当下也想不出其他的补救办法,只能先发电报联系星岛基地,将目前的状况实情以告。
罗杰这边接到电报之后也有些哭笑不得,还好自己忍了一口气没有全面发动,否则把这伙送上门的敌人给吓跑了,包抄后路的援军又还没有到位,那这戏可就演不下去了。当即又赶紧传令,让埋伏在野外的两个连暂时不要动手,待明天再择机进入战场。
尽管这次的攻势,敌军投入的兵力又足足翻了一倍,但罗杰有了先前的经验,已经没什么紧张的情绪了。对手的进攻手段十分单一有限,用来压制东南亚的土著军队倒是够了,但想以此来对付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对此战早有准备的海汉军,那现有的兵力的确是不够看了。
罗杰估计对方至少要在这个战场上一次性投入三四千的兵力,而且要有大量的骑兵作为冲阵先锋,才有可能破解自己布下的这个凹字型火力网。但从目前的战况和所知的情报来看,对手显然没有这么多的兵力可供投入,而且也没有什么破解海汉防线的有效手段,仅仅靠着添油战术来攻打这里,无非是徒增伤亡而已。
罗杰有意放慢作战的节奏,一方面是等待援军在明早包抄到敌军的后路,断掉其撤回柔佛国内的可能,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来让手下的部队多一些锻炼的机会。他自认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不差,就只是差了这种实战的经验来提高作战能力,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送上门来的陪练,罗杰自然不想一拳打死,而是要让对方物尽其用,好好扮演练拳的沙袋。
联军的第三次攻势毫无意外地再次陷入到三面火力夹击的困境当中,而他们的反击看起来似乎极为徒劳,绝大多数子弹都打在了无法穿透的掩体上,根本无法伤及敌人。
不过仗着人多势众的兵力优势,联军终于是推进到了铁丝网地带,但直到此时他们才发现了这是远比稻田泥坑还要可怕得多的障碍物,铁网上全是锋利的刀刺,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戳伤或是割出一道口子,伤口虽然不大却足以让人动作变形。而且这些铁丝网全部缠在打入地下的木桩上,密密麻麻绷得紧紧的,就如同一张难以破坏的噬人大网,将大部队阻挡在此处。只有极少数人手中的开山刀和大斧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破坏,但往往还没砍断几道铁网,就已经引来了对方的集火,顷刻间就打得满身的蜂窝。连续倒下数人之后,也没人敢继续去接手这送命的差事了。
对于这次作战分工的安排,巴蓬作为柔佛军的大将并不是十分满意,他认为两国联军是由柔佛军构成主力,主战场也是在柔佛领土上,怎么说都应该由柔佛军方的将领来担任联军统帅,这指挥权不应交在英国人手上。然而事实并不如他所愿,英国军官霍格最终还是获得了柔佛王室认可的指挥权,而巴蓬只能在联军中坐第二把交椅。
虽然有些憋屈,但巴蓬最终还是以大局为重,接受了这样的安排。他也料想到霍格肯定会在作战过程中抢功,以谋求为东印度公司争取更大的话语权,但这联军中的精锐就是霍格手下的五百雇佣兵,他又不能越俎代庖去指挥霍格的人,这打前锋的差事自然也就抢不过霍格。对方带着联军精锐急吼吼地扑向了南边,而他却只能带着大队步兵,押着粮草辎重在后边慢慢跟着。
巴蓬当然也明白想打赢这场偷袭战的关键就在于兵贵神速,霍格带着精锐部队率先突击的战术并没有什么毛病,但想想自己带着大部队慢慢赶过去可能连汤都喝不上口热的,这心情怎么也好不起来。依照英国佬那颐气指使的脾性,顶多是将打扫战场之类的任务交给自己来完成,这想想就很是怄气。
巴蓬一心想要带着部队赶紧行军,说不定还能上战场拼杀一番,事后也好向上头报功请赏。但怎奈这岛北到岛南的路途遥远,又没有像样的道路,辎重运输极为不便,很多地方甚至需要手抬肩扛才能让大件物资通过,这行军速度根本就提不起来。不得已他只能让运送火炮、粮草等辎重的民夫慢慢前行,自己带着一部分主力部队加快步伐。
不过在距离前锋部队还有数里的时候,巴蓬遇到了霍格派回来传令的士兵,让他加快行军速度,赶到交战地带进行增援。
“增援?”巴蓬不由得品味了一下这个命令的意思。他并不相信霍格催促行军速度是为了分一口肉给自己吃,这么做的唯一原因只可能是战事不顺,霍格所率领的部队无法压制住敌军,才会这么急迫地需要支援。
巴蓬连忙又追问了几句,果然传令兵称霍格发动了两次攻势均遭受阻击,目前还尚未攻入海汉村落。巴蓬险些在马背上笑出声来,这个英国佬以联军统帅的身份急吼吼地冲到前面去抢功,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这么一来他所有的心机谋划简直就成了一个笑话,看他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在自己跟前耀武扬威。
不过巴蓬在心里嘲笑完霍格,倒也没有轻视这个突发状况,当即便下令急行军赶往战场。他很清楚己方的作战计划是要利用偷袭战术,赶在海汉做出反应之前就攻破其防线,就算暂时无法攻克其据点,至少也要把移民居住的村落占领下来,抓一批俘虏来胁迫海汉官方就范。但霍格指挥的是联军精锐,居然连村庄都攻不进去,这着实有点说不过去。如果不是霍格临场的指挥出现重大失误,那就是海汉军的实力远超他们预计,根本没法顺利实施作战计划所致。
紧赶慢赶,从接到消息时算起,巴蓬所率的部队还是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与霍格的人马会合。巴蓬还没下马,就注意到霍格手下的雇佣军情绪并不高,大部分人的脸色都很阴沉,看样子的确是在战场上受了挫。很快霍格便赶来与他相见,告知了先前与海汉军交手的战况,由翻译转述给巴蓬。
巴蓬越听越是惊讶,如果不是霍格有什么刻意隐瞒的重大失误,那最大的可能就是海汉军对于联军的到来已经做好了应战准备,并不存在可供偷袭的防守漏洞。换句话说,联军这次的进攻可能是踢到铁板上了,这可是出兵之前大家最不愿意遇到的局面。
海汉军的实际战斗力如何,联军双方都没有半点经验,所掌握的情报也都是来自他国的传闻。但海汉军号称南海不败之师,连葡萄牙和荷兰这些强者都有栽在其手中的经历,联军自然不敢轻视这个对手,所以当初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从一开始就是秉着避其锋芒,攻其不备的思路来操作,尽可能避开与海汉军硬碰硬的局面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