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次的考察行程中并不包括南方的琉球群岛在内,对于九州地区的考察重点还是在北部的长崎、佐世保、平户及五岛列岛这几个地点。
从九州岛南端到长崎港,有近百海里的航程。船队为了考察沿岸状况特地放慢了航速,所以这段航程用了近两天的时间才走完。
长崎位于九州岛西海岸,自古以来就是日本的对外门户,早在隋唐时期,日本的遣隋使、遣唐使、僧人,大部分都是从这里出发前往中国。到了明代,中国沿海地区的海商也大量前往日本经商。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与荷兰人也先后抵达了这里,开始与日本达成贸易关系。从17世纪开始,江户幕府逐步限制外国船只的贸易场所,到1635年,也就是两年之后,长崎就将成为日本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并且在此后的近两个世纪中延续这种独一无二的地位。当然了,由于这个时空多了海汉这群穿越者的加入,或许日本未来的走势就不会再和原来的历史轨迹一模一样了。
“长崎是一个有很多不同面貌的港口城市,会在当地看到唐人町,孔子庙,也会有西方的教堂,说起来跟广东的濠镜澳,舟山的老双屿港比较相似。”天草四郎在航程中向陈一鑫介绍长崎当地的状况,他曾经在长崎生活过一段时间,所以对当地也比较熟悉。各国的海商和水手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使得长崎当地的风土人情都呈现出独特的多元化态势。
当船队驶入长崎湾,陈一鑫就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个地方为何会成为长期以来各国水手海商的共同选择,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长条状港湾的确是条件上佳的天然良港。以军事眼光来看,港湾入口处两岸的钳形高地也是绝佳的防御地形,只需架上数门火炮,就可以完全封锁港区的出入航道。如果让海军和海运部那些激进分子看到,肯定立刻就会叫嚣要把这里占下来。
作为一个汇集了各国商人的综合贸易港,这里对于外来者的态度倒是很友善,这支海汉船队驶入港湾后,也并没有引发任何混乱。不过岸边金发碧眼的欧洲水手看到桅杆上的红蓝双色旗之后,都是难掩脸上的吃惊神色,想必他们也是很诧异于会在这里看到海汉的帆船出现。有脑子转得快的人,大概已经在盘算海汉人出现在这里的真实目的了。
码头上有专人将他们引入到一处空着的泊位靠岸,然后港口管理人员登船向他们询问了来此的目的,并作了记录。此外在这里使用码头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停靠费用,陈一鑫便让人先缴了三天,因为这个地方需要多逗留一点时间进行考察。
陈一鑫在一群护卫的簇拥下刚下到岸上,便有一帮本地人围了过来。他们倒不是来乞讨要钱的,而是请求新来的商人老爷雇佣他们其中之一当本地向导。陈一鑫也懒得理会这些琐碎的事情,便将其交给了天草四郎处理。
天草四郎虽然在长崎生活过一段时间,但那已经是多年之前的事情,对于这里的现状,他也不敢说比这些本地人更清楚。不过他还是很谨慎地先问了一下价钱,基本上都是一钱银子一天,也有那么一两个号称自己有特殊关系,可以替他们给本地官员传话的家伙,喊价三钱银子一天。
天草四郎心知这些喊高价的人有可能只是在吹牛,就打算从报价低的人中间雇一个,不过陈一鑫却阻止了他的做法:“就雇价格高,有几个雇几个,我们不差这点钱。”
天草四郎虽然不明其意,但还是照着陈一鑫的意思做了。
aplt!--章节内容开始--apgt在出发的前一天,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消息的许裕拙匆匆赶到指挥部,要求派人加入考察船队。钱天敦本想推说额定载员已满,不便再加人上船,但许裕拙却似乎料到了钱天敦会找这样的借口,主动提出可以自行派船加入,费用和补给都无需海汉负责。
许裕拙之所以如此积极地要参与到考察任务中来,自然也是因为在长期的接触中摸透了海汉人的行事习惯。这种所谓的考察活动在许裕拙看来,就是海汉人已经在准备对下一处目标动手了。而这样的行动之后往往就是伴随着一系列的工程建设和商业开发,未来能从中获得的利益是值得期许的。
上一个范例就是海汉在台湾岛的行动,当时海汉在侦察台南地区时并未知会福建官府,结果这导致后来福建方面在台南高雄港的开发过程中陷入一系列的被动,险些被广东同行挤出了这个新兴贸易港的竞争队列。自那以后,福建官方对于海汉的所谓“考察”、“勘探”等等活动就十分上心了,只要有风声必定会申请参与,为的就是避免再错过机会。参与这类行动的一点花销比起日后可能获得的收益,实在算不了什么。
钱天敦对此也是哭笑不得,虽说许裕拙的判断没错,但海汉即便下一步要北上估计也得等上一年半载,待舟山形势平定之后才能行动。否则这个基地都不稳固,又如何供应下一处据点的早期开发所需。许裕拙唯恐错过发财机会,却不知这次的投入估计要等上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回本的希望了。
钱天敦拗不过许裕拙,最后还是给了他一人名额。这次北上考察算是军事行动,也不方便带太多不相干的人同行,去一个人代表许家看看当地情况就足够了。
许裕拙安排的人选倒是不陌生,就是许家安排在宁波的暗桩许克。许克常年生活在海边,航海技能也还不错,记个航路肯定问题不大。而且他并非军中人员,跟随海汉民团行动,身份也不那么敏感。海汉逐步搞定宁波官府之后,他在舟山岛上就没有太多的事情可做了,所以许裕拙干脆安排他跟着走一趟北边,看看那边有什么好东西。
七月二十日晨,由四艘船组成的船队缓缓驶离定海港码头。这支船队的目的地是对外保密的,为了避免引起外界过多的关注,钱天敦和石迪文都没有出现在码头送行,只让高桥南代表指挥部出面跑了一趟。
按照海军所制定的航线,这支船队将先造访九州岛西岸,然后一路向北经朝鲜海峡前往济州岛,最后向西返回大明海岸。船队在武森的指挥下向东沿舟山岛海岸线驶过崎头洋,然后由普沈水道在沈家门渔港和普陀山之间穿出,驶入东海。
从这里至日本九州岛南端的鹿儿岛湾大约有五百海里航程,中途基本没有可供补给的岛礁或港口。为了能够在抵达当地后确认位置,这次随船队出发的还有一名隶属于特战营的日本籍归化民天草四郎。
天草四郎的老家便在日本九州的熊本城,而他的出身没有高桥南那么好,连低级武士的身份都不具备,名字也仅仅只是来自当地地名和家中兄弟排位。不过他的运气倒也不差,高桥南将他推荐到指挥部的时候很是不忿,这种回乡探亲的机会或许一生中也就这么一次了,但高桥南自己却因为军务在身而无法成行,只能推荐了同为日本出身的天草四郎。
天草四郎自己对于这次有机会返回九州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他当初在家乡的境遇并不是太好,否则也不会流落到海外。至于说衣锦还乡这种想法更是丝毫没有,他在民团里待的时间跟高桥南差不多,如果能像高桥南这样混到营长统领这支部队,那可能还有点骄傲的资本,但他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副连长,而且船队中还有陈一鑫这位年轻的首长坐镇,只能老老实实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