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克虽然觉得许裕拙说的似乎不是正理,但一时却又想不出该如何反驳他才好,只觉得许裕拙作为明军将领却擅自跨省行动,而且针对的对象也是明军,若是被人将小报告打到兵部,只怕许裕拙和他老头子都要被朝廷降罪了。不过看许裕拙一幅肆无忌惮的面孔,大概也根本就不会惧怕这种后果。
海汉人无疑是许裕拙底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这样一支强大的武装作为后盾,任谁都会变得自信起来。许克叹了口气道:“那如果城内守军拒不投降,你们真打算要攻城?”
“会投降的。”许裕拙对此倒是十分笃定:“但凡贪财之人,往往也是怕死之徒。这些人既然为了钱财放弃了军人的指责,就很难再有为国拼杀的勇气了。你等着看吧,只要海汉人的炮兵一开动,很快城里的守军就会降了。”
“那降了之后,又当如何?”许克追问道。
“放心吧,都是明人,我也不会杀他们灭口,只会暂时将这些人软禁起来。等形势稳定之后,该放的放,该带走的带走。”许裕拙知道许克在担心什么,主动向他解释道:“我们的目的是接管这一地区的防务和海上掌控权,并不是滥杀无辜。这海汉民团作战煞是厉害,你好好看戏便是。”
城内守军一开始看到有零星敌军在城外游弋,还没太当回事,只是加派了弓箭手上到城头,谨防这些人过于靠近。后来看到远处竟然开过来驮马队,拖的还是炮车,城头上的守军就有些慌了。先前马千户说城外这些都是海盗,只要攻不下城很快就会自行退走,然而现在人家连大炮都搬上岸了,这可不像是来一发就撤的架势。
马灵接到报告后也惊了,对方既然在城外架上了大炮,这显然就已经撕下了最后的伪善面具了。马灵赶紧上城头一看,四门足有人腰身粗的大炮已经部署到位,敌军的炮兵正在炮位前面垒起挡土墙,以预防城头的炮火还击射出的炮弹在地面弹跳伤及炮位上的作战人员。当然了,这也仅仅只是预防手段而已,石浦所城内根本就没有大炮,几门佛郎机炮的威力估计还打不到城外的敌军阵地上。
但这个动作已经让马灵的心沉到了底,第一,敌军这是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准备,先前书信中要求守军予以配合,并不只是虚言恫吓。第二,在陌生作战环境中如此之快就在阵前部署好了炮兵阵地,并且有条不紊地做好了防护措施,这不单单只是训练有素了,只有真正上过战场的部队才会有这样自然而娴熟的表现。听说海汉人在福建为明军培训了不少炮手,看样子还真不是编造出来的消息。
然而敌方投入到战场上的火炮还并不止这几门,马灵能看到远处还有炮车从停靠码头边的船上源源不断地卸下来,只是体量没城外这几门大了。但对于守军来说,他们的战斗意志在先前这四门大炮布置的时候就已经被摧垮了大半。
对于海汉这群来历不明的汉人族裔在大明南方的种种作为,马灵因为身份特殊,所知道的消息大概比一般平民会多那么一点。
福广两省的明军,特别是许氏家族渗透极深的福建沿海几州的驻军,对于海汉的依赖和推崇可不是什么秘密。广东水师的海上巡防使命几乎已经被海汉人的舰队全面代替,重要的几处出海通道几乎全都落入海汉的掌控之中,水师已沦为了给海汉人打打下手撑撑场面的角色。据一些浙商反映,珠江口各处由海汉人把控的商港码头上,倒是都有大明水师及地方巡检司的人帮忙维持秩序,但真正做主的却是海汉人——主事的甚至不是正宗的海汉人,只是投靠海汉拿到其身份认证的明人、安南人等等,而正宗的明人却只能听从差遣调动。
福建明军的状况倒是没有那么“凄惨”,把持福建海防的许氏家族与海汉相处得极好,不但每年都从海汉采购大量军火武装部队,当地明军中甚至有不少下层军官都是由海汉人帮忙训练出来的。由于海汉人提供了全方位的军事援助,使得福建水师的战斗力大大强于周边地区的水平,也因此而号称是“大明万里海疆第一军”。
这种关系当然不仅仅只是建立在军事合作的层面,福建总兵许心素的海商出身不是什么秘密,而现在福建与海汉之间建立起来的贸易关系,许氏家族也是最大的直接受益者之一。也正是因为这样复杂的利益关系,浙江这边不论官场商场,都对海汉抱着一份戒心。
马千户记得自己的上司昌国卫指挥使黄国涛就曾说过,如果放任海汉进入浙江,那随之而来的还会有福广两省的众多官商,这些官商既有背景又有银子,手里有各种海汉出产的紧俏货,最要命的是他们还有海汉支持的私人武装,到时候文的武的都比不过人家,肯定会有一大批人因此而丢掉饭碗,而浙江也将会现出乱象。沿海这几个州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岂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摊子被外来者挤出去,一场搏杀就在所难免。
马灵知道昌国卫指挥使司那帮官员也多少都有个人利益牵扯其中,从指挥使到同知、佥事、镇抚,再到下面的经历、知事、吏目等等底层官员,都能从现有的走私贸易中分到一杯羹。而类似他所在的石浦所虽然油水没那么丰厚,但自他以下的副千户、镇抚、百户这帮军官,一年下来也有几百到上千两银子不等的灰色收入。改变现状就意味着他们的收入会受到影响,想要这么做的人,自然也就会成为所有人的公敌。
因此尽管海汉在这几年中派了不少使者到浙江这边活动,与地方官员进行接触并实施游说,但收效甚微,海汉商品进入浙江的主要渠道依然只是通过走私商转手,所获的利益再层层分配到官府及卫所军的各级掌权者手中,在这种相对稳定的利益分配模式下,没人想去彻底改变目前的状况。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不安分的人,还没等实施就已经被来自更上层的压力给摁回去了。
总而言之,海汉人在福广两省怎么搞法,浙江这边并不关心,但绝不愿意让海汉将他们那套所谓的代理商制度引入本地影响到既得利益者。虽然不难想象海汉人对此的不满和失望,但没人想过他们竟然会以这样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进入浙江——不,这可已经不是和平的进入,而是货真价实的武装入侵了!
海汉人不告而来,派了规模这么大的一支船队不声不响地来了宁波,然后不宣而战,直接杀入石浦港包围了石浦所城,对明军来说这可绝对不是什么善意的行为。什么暂时停靠,补给休整,这些说法实在难以让人信服,只有那信中的“予以配合”四个字,似乎是道出了海汉人的真正目的。
对于石浦所城内的守军而言,双方在战斗力上存在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兵力对比上,马灵推测海汉至少有两千左右的兵力,这是按照明军自己的水师编制对比城外海上的船队规模得出的结论,如果海汉船队中还专门搭载有步兵部队,那么这个数字肯定还得往上走。而城内即便将伙夫、马夫、木匠、民夫这些后勤人员也全都纳入作战编制,满打满算不过五百人之数。原本这个数字还能再多一点,但马灵先前大意地让副千户带了两条船出去迎战,结果一去不复返,当下便少了一拨可战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