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海汉人的确是没有谈判的余地,这帮人的野心太大……”郑芝龙缓缓地摇摇头。
“那我们向福建官府投降如何?小弟是指巡抚大人那边。”郑芝豹想了想又出了另一个主意。
“两年前或许还行,但现在……晚了。”郑芝龙不无遗憾地说道:“熊大人以前的确是表露过招安我们的意图,但这两年许心素逐渐势大,战局又占优,福建官府没了压力,自然不愿再费事招安我们。你想想,让我们招安,福建官府就得多养一两万张嘴,倒不如让许心素把我们杀个干净省事省钱。”
郑芝龙的语气毫无波澜,就像是在讲述一件完全与己无关的事情一样,但郑芝豹却能够感受到自己兄长平静的外表下已经快要压抑不住的愤懑。从十八芝起事以来,目前真的是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被外敌压得一步一步收缩势力范围,现在甚至连最基本的粮草补给都已经成了问题。如果一直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那十八芝的覆灭的确是为期不远了。
“大哥,难道我们就只能这样坐以待毙?”郑芝豹也知道己方目前的实力已经不再能发动对漳泉等地的大规模进攻,但他也不愿就这么被压制在澎湖动弹不得,等着对手一圈一圈地将绞索缠绕到自己脖子上。
“我们也不是完全无路可退。”郑芝龙应道:“往近了说,我们可以撤到大员岛上去,但如果我们从澎湖退走,这地方立刻就会被大明和海汉人给占去,而这里距离大员岛最近处还不到一日航程,他们迟早还是会追过来的。”
“小弟也认为撤往大员岛不妥,当地南有红毛人,北有佛郎机人,东边的山区还有难以驯化的土人,如果再加上西边澎湖驻扎的海汉民团,着实难以立足。”郑芝豹在这件事情上对兄长的观点表示了赞同。
“东西两方都是行不通的,所以要撤的话,只能往南北两个方向考虑。”郑芝龙走到墙上的一副海图面前停了下来,抬手指向图上:“往南,可选的地方是吕宋岛,但那里也是佛郎机人的地盘,只怕我们难以被获准在当地落脚。往北,前往琉球,倒是有一线生机。琉球国的兵力不强,我们若是抢下一两个大岛,他们也拿我们没什么办法。但比较大的问题就在于当地耕地和人口都不多,要想养活这么多人,也同样是个问题。”
郑芝豹盯着海图看了半晌,才幽幽地说道:“天下之大,几无容身之处。”
郑芝龙劝解道:“五弟莫要气馁,想我十年前去濠镜澳舅父那里学习经商之时,家产不过几件随身衣服而已。六年前成立十八芝的时候,手下也只有堪堪千人,何曾想过几年之后就能横行福广,打得官军都抬不起头?我们就算是迁离澎湖去到别的地方,能有当年起步时艰难吗?只要避开眼下的强敌,换处地方,未尝不能东山再起。说不定再过得几年,我们又能卷土重来!到时候别说福建,你我兄弟一起带兵南下,直捣那海汉人的老巢!”
听了这番话之后,郑芝豹才心情稍稍缓解了一些,拱手作揖道:“兄长教训得是,小弟不该如此消极。若是能换处地方发展,十八芝或许真能重新觅得生机。”
郑芝龙话说得漂亮,但他自己却知道事情要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这么多人想要迁往海外,并不是说走就马上能走的,前期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就十分复杂,而且所需搬迁的物资也是个惊人的数目,哪怕十八芝名下海船众多,只怕也不是一两趟就能运完的。而在此期间消息一旦走漏,被福建水师和海汉人的舰队赶上门来,那可就真的麻烦大了。
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的看好地方打算要迁走,现在的十八芝还有多少人能跟自己一条心,愿意迁去海外继续一起打拼呢?就郑芝龙所知,十八芝的大头目当中各种意见从来就没统一过,有想跟对手决一死战的,有想投降求个安生的,还有人甚至流露出了直接去大员岛投靠红毛人或者佛郎机人的念头。一旦十八芝这棵大树要倒,那这帮人能有几个追随自己,还真的是很难说。
郑芝龙为今之计,也只能是想法设法地安抚住手下的人,只有郑芝豹这样的有血缘关系的自家人,他才敢吐露出自己的真实打算。
同一时间,距离金门岛约八十海里之外的澎湖马公港。
三艘鸟船缓缓靠岸,岸上的工头呼喝着让手下的人赶紧将船上抛出的缆绳系好,搭建跳板准备卸货。码头上已经停着十几辆骡马大车,看样子也是来等着装货的。
船老大不等跳板搭稳,就三步并作两步下到岸边,向岸边一名年轻男子单腿下跪禀道:“属下耽搁了行程,望豹爷恕罪!”
“说好七日便回,结果一走就是半个多月,你再晚回来几日,只怕岛上就要揭不开锅了!”被成为豹爷的年轻人并没有什么好声气,一脸不爽的表情。
那船老大不敢起身,低着头应道:“豹爷有所不知,如今福建全境都封了海疆,各地的米行都被衙门派人盯着,超过千斤的买卖就得在衙门报备。属下担心泄露了身份,是以只能沿海各州县一路慢慢找过去,寻那无需登记便可买卖粮食的地方。”
“哦?原来如此……那粮食买到了吧?”年轻人听完解释之后,脸色才稍稍转好。
“属下从兴化府、福州、福宁州一路北上,一直到了温州乐清,才总算是托关系买到了粮食。”船老大也不失时机地替自己表了下功,顺便解释了迟归的原因:“因为一路上走走停停,才会耽搁了这么多时日。”
“到温州才买到米……”听到这里年轻人不禁皱了皱眉头。以往去大陆采购粮食,顶多只需去到福宁州即可,想不到现在竟然要到浙江境内才能买到了。
“不仅如此,福建水师还在福宁州附近海域盘查来往船只,据说浙江方向过来的船盘查得尤其严格,属下以为这应该是官府想切断我们从浙江获得补给的海上通道。”船老大继续报告道。
“无妨,在海上多绕一段路就是了。海这么大,官府怎么封得完!”年轻人故作轻松地应了一句。
以福建水师有限的力量,当然无法封禁整个台湾海峡的航道,只要有心,不走近岸的航线就很容易避过官府的稽查,不过运输的成本和风险自然也会相应地上升。而那些原本愿意负担运输任务的船行,也会因为官府的动作而退缩,今后要采购物资,大概也只能自行派船去运回来了,这肯定会进一步加大自家的运力负担。
但这种大宗采购再怎么麻烦也不能停下来,澎湖本地的农业开发程度不高,加之土地面积有限,粮食出产也没法实现自给自足,澎湖列岛上总共有两万多人口,而其中至少一半人需要从外面购入粮食来维持,这一年所需的数量着实不是小数目。类似这样派出船队前往大陆进行大宗粮食购买的行动,几乎每个月都会进行一两次,但最近这段时间,到大陆采购物资的难度似乎越发地大了。
在漳州刺杀案之后,福建官府便逐渐收紧了沿海地区的民生物资供应,对于粮食、生铁、食盐、药材、布匹等商品的大宗买卖开始实施监控,并限定了民间的交易上限。对那些背景比较复杂,无法得到官方信任的商行,甚至还派出专人看管,以杜绝其私下向十八芝出售物资的行为。尽管这些手段还不能完全禁绝十八芝从大陆购买物资的渠道,但的确已经制造出了很多麻烦,这次的船队外出购粮不顺,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对于这样的现状,十八芝的首领郑芝龙自然是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去大陆购粮的船队过了约定的日期还没回来,而岛上的粮仓储量却在一天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降低,要说郑芝龙不慌那肯定是骗人的。这来到码头船队的年轻人,就是郑芝龙的五弟郑芝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