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第492章 新贸易协定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22 字 2022-11-06

托马斯在回到住处之后,当晚便挑灯夜战,起草给澳门理事会的信件。第二天一早,红着双眼的托马斯让随从将用火漆封印的信件送去码头,由当天启程返回澳门的葡萄牙商船把这封信交到理事会手中。

二十天之后,一封来自澳门的回信递交到了托马斯的手里。澳门理事会经过讨论,原则上同意了海汉所提出的新贸易协定内容,除了对其中几种紧俏商品的交易量和付款方式提出了修改意见之外,对海汉要求使用马六甲港口的事情倒是没有提出异议。这其实也在托马斯的预料之内——理事会的那帮人都是见钱眼开的家伙,他们看重的肯定是海汉人抛出的那些诱人的好处,至于海汉人的船去到马六甲之后会对当地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没人会在乎这个。

在托马斯收到澳门理事会的同一天,于小宝搭乘货船从香港回到了久别的胜利港,他已经得到了由执委会亲自签发的入学通知,将要在胜利堡参加由多部门联合举办的青年干部进修班的学习。

于小宝刚一下船,便在码头上的人群中发现了自己熟悉的面孔。

“符力!“于小宝看着一身警察制服的符力,几乎不敢相信这个曾经的黎族少年现在已经成了警察司的干部。相比上一次见面的时候,符力明显少了几分稚气,多了些干练,另外个头也长了一大截,似乎已经超过了原本要高一点的于小宝。

符力一把抓住了于小宝的肩头,露出了笑容道:“让我好等!还以为你今天到不了了!“

“你知道我今天回来?“于小宝诧异地问道。

“你乘坐的船出发之后,你爹就托管委会发了电报回来,通知我在这边接你。“符力顺手就提起了于小宝的行李:“走走走,我带你去看看你的新家!“

于大山是归化民里第一批在胜利港购买福利房的人,而当时他所购买的那块区域,现在已经被本地民众取了一个“干部小区“的外号,在那力居住的几乎全都是归化民干部,几乎等同于一种身份的象征了。不过于小宝在此期间没有回来过,因此他也的确是第一次见到自己新家的模样。

“这地方距离胜利堡火车站只有半里地,上下班都非常方便。旁边就有警察司的派出所,非常安全,你看,从这边过去,到胜利港商务区也非常近,办事什么的都很方便。“一路上符力不停地向于小宝介绍着周边的环境。

“这才多久没回来,完全变样了啊!“于小宝看着周围的环境不仅感叹道:“我两年前看到的广州什么样,现在也还是什么样,但我上一次回来看到的胜利港,跟现在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啊!“

“不但环境变了,人也越来越多了!“符力也感慨道:“当初你去广州的时候,这里才不过两三千人,现在这地方定居的人口比崖城还多,琼州岛南部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就是这里了。“

对于福利房,于小宝倒是没有太大的感触,他在广州住的地方比这福利房更大,而且生活设施也相当齐备,手底下还有一帮人随时听候命令,比这冷冷清清的空房子好多了。

虽然非常不甘心,但托马斯在中南半岛沿岸停靠点这个项目上的确没能讨到半点便宜,说来说去还是没办法让陶东来代表海汉作出让步。而陶东来的底线也很明确,葡萄牙人想要停靠点,就只能在海汉租界范围之内进行兴建,且归属权和治理权都属于海汉,葡萄牙只能作为使用方在当地享有停靠船只进行补给的待遇。

这种跟丧权辱国没有两样的协议要是报回澳门,托马斯估计理事会一定会马上考虑这个外交使者的职位是不是该更换他人了。于公于私,托马斯都无法接受这样的一个结果,如果不能从陶东来这里讨要到一些对己方有利的好处,他是绝对不肯就此罢休的。

“陶总,对于贵方的求助,我们一直都给予了最及时、最友善的回应,这次我方又应贵方的要求,带了几十名经验丰富的战士来到了三亚,希望他们能够为海汉民团的壮大出一份力。但对于我们这样的善意,贵方好像并没有相应的回报,我不得不说这真的很让人失望。”托麦斯很夸张地耸了耸肩膀道:“我想,我们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应该是相互帮助,而不是互相拆台,你说对吗陶总?”

陶东来对此也是早有准备,闻言点点头道:“贵方为我们提供的帮助,我们自然是记在心上的。这样吧,我代表海汉也让一步好了!“

陶东来拉开办公桌的抽屉,取出了一份文件递给托马斯:“这是我们草拟出的今年双边贸易的规划,托马斯先生不妨先看一看。“

托马斯有些疑惑地接过来翻开,这是一份用葡萄牙语写下的文件,对他来说倒是没有任何的阅读困难。托马斯仔细看了一阵之后,眼神便亮了起来。

相较于前一年的贸易协定,这份新拟定的文件中有大量新增加的贸易内容。不仅仅只是加大了瓷器、丝绸、工艺品的贸易量,而且葡萄牙人一直想买买不到的东西,也有很多出现在了这份文件当中。例如12磅的海汉陆军炮,限量供应的几种特殊香料,可以眺望远处的海汉望远镜。随便拿出一样,都绝对会成为市面上的抢手货,而这次海汉人竟然准备了超过二十种新的交易品,这让托马斯都有点怀疑陶东来是不是吃错了药。

不仅如此,新的协议中还将向葡萄牙商船开放正在建设中的香港、昌化两处港口,并且处于规划中的安南南方四港也将向他们敞开大门——只是这四个港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建成使用,目前还处于空中楼阁的阶段。

前面几页纸上的内容几乎都是利好消息,这让托马斯原本阴郁的心情终于有了好转。不过根据他对海汉人的了解,他认为海汉人并不会傻到制定这样一份单方面对葡萄牙有利的贸易协定,所以他没有急着表明态度,而是耐着性子继续往下看。

翻到最后两页的时候,托马斯终于看到了海汉人想要获得的好处——开放马六甲的海港供海汉船只停靠,允许海汉的船只在当地补给和贸易,并通过马六甲海峡前往印度洋海域。另外海汉还希望葡萄牙商人能够从欧洲国家雇佣一批有文化的工匠,不限制行业,只要有一门拿得出手的技艺就好。

对于雇人这件事,托马斯倒是没有什么忌惮,葡萄牙连雇佣军都提供给海汉了,雇一些工匠有什么问题?看看海汉人所列出的那些职业,并没有特别敏感的内容,托马斯便将其放到一边,开始思考海汉人所提出的另一个条件。

从先前的谈话中,托马斯已经感受到了海汉人试图从海上南下的决心,他们进入到南方海域几乎是未来必然会发生的状况,而海汉帆船在南方海域的停靠点,势必也会优先选择葡萄牙人控制下的港口。

但托马斯总觉得有哪里不对,海汉人一向都喜欢自行找地方兴建港口,为什么这次会主动要求使用葡萄牙的港口?他们的海船频繁出入珠江口,当初也没有提过要使用澳门作为停靠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