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第481章 婚姻大事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30 字 2022-11-06

“不能包办婚姻!”于小宝及时提醒道。

“对对对,就是这个!”于大山接着说道:“首长们说今后提亲这个事还是允许进行的,但最好还是征询一下子女的意见,免得成婚之后过得不开心。我寻思着你小子跟首长们亲近,说不定这方面的想法也跟首长们一样,要是在三亚那边替你把事情定下来,估计你小子肯定会闹。所以趁着这次过来工作的机会,先问问你有什么打算。”

于小宝应道:“我的打算?我的打算就是没没有打算。爹啊,孩儿现在并没有考虑过成家的事情,能有什么打算?”

“你喜欢哪种女孩子总是有数的吧?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黑的白的,你说个大概,我也好问问人家牵线做媒的人。”于大山耐心地继续问道。

“这……我……”于小宝第一次遇上这样的状况,饶是他平时也算聪明伶俐,在面对自己父亲的追问时竟然也无法作答。

“你要是没意见,那回头我就帮你拿主意了!”于大山端起碗,将酒一饮而尽:“时候不早了,洗洗睡吧,明天天亮码头上就得出工,可没时间睡懒觉!”

于小宝虽然觉得此事有些不妥,但又习惯性地不想对父亲的决定作出质疑,只好先暂时不作过多的回应。

于家父子的个人境况对于港口修建工程来说只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场外因素,天色一亮,便有民团的号兵站在哨楼上吹响了起床号,然后是各个居住片区的民政干部,开始提着铜锣敲得山响,让那些仍然没有醒来的民众赶紧起床。

醒来的民众们按照规定,首先到公用水池边迅速地完成洗漱,然后拿着自己的碗筷到食堂门口排队等候发放早饭。

在吹完起床号一炷香的时间后,由目前本地不多的几间砖瓦房改建而成的食堂门口已经排出了四条长龙。目前在这里生活的近千名的劳工以及监督他们工作的海汉干部、归化民工作人员和一个连的民团士兵,都要在这里领取食物。当然了,阶层不同,所能领到的食物类型也是有所差别的。

例如普通的劳工就只有一碗菜粥和一个粗面馒头,而三级劳工,也就是工头一级的人员,则可以多一份咸鱼干。像于家父子这样的高级干部以及民团士兵,所享受的待遇也更好一点,在食物的数量上是不受限制的,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至于说穿越者的伙食,那就是由食堂单独另做的了,鸡蛋和牛奶这种高蛋白食物只要后勤部门能够弄到,那就肯定会出现在穿越者的餐桌上。至于其他的皮蛋瘦肉粥、烤面包之类的食物,都是穿越者们喜闻乐见的选择。当然了,为了避免这种阶级差异的体现引来某些民众的不满,穿越者们用餐的地方并不会像普通民众那样在室外随便找个地方一蹲,而是有专门的首长食堂供其使用——其实也就是一个大的军用帐篷而已。

不过像本地这种穿越者极少的时候,帐篷时常也会处于比较空的状态,所以像于家父子这样的高级干部,也就有幸能够被允许进入首长们专用的地方一起用餐——这对于海汉归化民而言,绝对是可以回味多时的福利。

“你们好好干,这里的工程完成之后,执委会肯定会论功行赏的。到时候像你们父子俩这样的干部,一定会有好处的。”刘山夏对着毕恭毕敬的于家父子,笑眯眯地说道。

于小宝虽然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跟在施耐德身边做事,但他所学到的更多还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处理却是相对弱一些。这倒不是因为他迟钝,而是他所在的工作岗位比较特殊,毕竟当时施耐德是驻广办一把手、执委会九大长老之一,他说的话都是一言而决,不会有人质疑反对,而跟在他身边的于小宝也多少得到一些荫庇,普通的归化民也都对他恭敬有加。如今调离了驻广办来港岛独当一面,一些工作经验上的问题也会逐渐地暴露出来。

于大山的到来无疑弥补了于小宝在这方面的不足,他能从当初小渔村数十名投靠海汉的百姓中脱颖而出成长为首批高级归化民干部,那也不是光凭着运气升上来的。虽然于大山并没有什么文化,接受了两年的扫盲教育之后也只认识三四百个常用字,但毫无疑问他在工作能力方面的确是具有一些天赋,并不是每一个归化民都能够很快胜任管理工作,而于大山从一开始就很好地适应了环境,做出了让上司们满意的成绩。

对于今后的前景,于大山看得很清楚,海汉在三亚的根基已经无人可以轻易撼动,哪怕是大明帝国也做不到,而海汉的不断对外扩张,迟早会形成一个新的政权。尽管于大山并不清楚海汉今后会不会出个皇帝,但不管有没有皇帝,海汉的发展前景显然要比虚弱无力的大明好得多。而为于家实现光宗耀祖这个伟大目标的人,大概就得着落在自己父子二人身上了,具体来说,那就是刚刚成年不久,深得海汉高层喜爱的于小宝了。

不过相较于在工作上提点于小宝,于大山心里却是有更为重要的事情打算要趁着这个机会跟于小宝谈谈。

“小宝,不知不觉,你也年满十八了,这日子过得可是真快啊!”于大山故作感叹地开始引入了话题:“这两年你都一个人在广州生活,也没个人照应,在外面不容易吧?”

“习惯了就好,首长说人年轻的时候就该多在外面锻炼锻炼,独立生活才能让思想变得成熟……”于小宝顿了顿,话锋一转道:“倒是老爹你,一个人在三亚,家里空荡荡的应该不太好过吧?”

于大山一听这话感觉味道不对,皱眉问道:“你小子想说什么?”

于小宝放下手里的花生,正色道:“早些年日子苦,老爹你节衣缩食才把孩儿拉扯大,如今老娘过世也十几年了,家里状况也好了,老爹你是不是考虑再找个伴儿?”

“你小子倒是管得挺宽啊!”于大山这才反应过来,敢情儿子是在替老子操心生活了。

于小宝道:“老爹,这可不是孩儿多事,孩儿常年都在广州,你身边也没个人能照顾你……”

“停停停!”于大山连连摇头打断了于小宝的话头:“你先听我说!”

见于小宝乖乖地收声,于大山肃然道:“你已经年满十八了,想当初老爹在你现在这个年纪,就已经跟你娘定亲了!这婚姻大事,也是时候好好考虑考虑了!我问你,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吗?”

于小宝愕然道:“孩儿眼下并无打算……”

“没打算?那好,那你就好好听着!”于大山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一字一句地说道:“如今我们家也算是三亚有头有脸的干部了,婚姻这种事,你自己不惦记,外面也有人帮你惦记着。就今年这大半年,上门来直接说合的,托人拐弯抹角打听消息的,也有十七八起了。老爹我寻思着你年纪也差不多到了,是时候考虑这个问题了,就打算帮你寻一门合适的亲事定下来,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