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三天时间里,希望各位能够和我一起,参详一下本地的状况,大家集思广益都出出主意,看看这个地方怎么开发会更好一些。”顾凯顺水推舟地说道。
这个表态立刻就取得了多数中小商户们的好感,对于这些实力不算很强的商户来说,最担心的倒不是投资之后赚不赚得到钱,而是投了钱进去,却因为实力原因而在这个体系中依然没有地位,没有话语权。而顾凯的态度显然是一视同仁,并没有将大老板和小商家区别对待,这就让原本对此有些不安的人放下心来。
当晚的住宿倒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由于本地平时的流动人口并不多,这里也没什么旅馆之类的设施,唯一一间小旅店总共才六间房,而光是商户代表就有几十家之多,根本安置不下。不过好在驻广办多少也料到了这样的情况,在调动驻万山港部队的时候就要求他们携带一批军用帐篷,而这个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海军和陆军一起动手,在岸上清理出一块区域,然后搭建了十多个大型军用帐篷。这种帐篷的战时居住标准是每间住一个排的士兵,勉强也能塞得下考察团的这些人了。不过床就别想了,海汉民团虽然也给部队配发了一些铁制行军床,但数量非常有限,行军在外的时候基本就只有排级以上的军官才能享受,普通士兵只能用被褥甚至干草垫一垫打地铺解决。
当然如果在一个地方驻扎的时间会比较长,那后勤部门还是会制作一些简易木制行军床随军运输。比如万山港上的营房驻地所使用的木床就是由胜利港木工车间制作的双层行军床,以零件形式运到当地,再由经过培训的士兵们自行组装使用。
考察团显然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驻广办也不可能为了他们还特地把万山港的军用装备全都拉出来,因此大部分人也只能以打地铺的方式来解决在这里的住宿问题。
穿越者们自然无需面对这种烦恼,每艘战船上都有专供穿越者军官使用的高级舱房,可同时住进四个人。这种高级舱房其实跟火车上的软卧差不多,房里就两个上下铺加一个小书桌,行李之类的东西都得塞在下铺床底。唯一值得称道就是床板上铺的是厚厚的棕垫,后勤部门最近才开始量产这东西,其原材料便是来自农业部在三亚海岸到处种植的椰树,用其果实皮纤维经过处理制作而成。
海汉现有的工业能力倒是能生产钢丝弹簧了,但由于钢产量还相当有限,工业部门并不会把宝贵的原材料用在制作床垫弹簧这种事情上,因此椰棕所制成的几乎是穿越者们现在所能享受到的最高标准了。而且目前这东西大部分工序还得依赖手工制作,产能并不足以将其商品化,因此除了供应穿越者之外,也就只有军队这种特殊部门才能享受到这个待遇了。
除了战船上之外,其他穿越者基本都选择了在“闪电号”的舱房中休息,这船上的住宿条件估计是整个珠江口地区最好的了,称其为豪华也不为过。不过当初穿越时为了能够多携带一些武器,船上的一部分非必要装备都给拆掉了,比如浴缸之类的,现在还能享受到的也就只有那几张高级床垫了。
马力科的说法可谓是简单粗暴,但倒也恰恰说出了目前海汉与大明商人在大型开发项目中的合作模式现状。
在海汉所主导的各种股份制项目中,大明商人往往只是扮演着出资者和销售终端的角色,而项目的具体操作则极少会直接参与进来——当然其中也的确是有一部分项目是海汉这边出于保密需要,有意识杜绝了外部力量参与操作的机会。很多项目的推介内容往往就只有项目概略介绍,出资额度和股份分配比例,投资回报期和预计回报率,至于在此过程中具体怎么去实施,商务部门多数时候都有意模糊了细节。
当然了,为了能够让出钱的老板们放心,商务部门一般还是会设立象征性的监管职位,由大明股东们公推出几位代表出任。不过这种所谓的监管能管到的也仅仅只是账本而已,代表们并没有权力插手项目实施过程当中的具体事务。特别是一些存在着保密技术的项目,外人是很难窥得其中奥妙的。
这种类似霸王条款一样的协议内容看起来似乎严重缺乏公平性,如果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容易就能从中找到许多对出资人不利的地方。但就是这样露骨的协议,如今却依然让大明商人们趋之若鹜,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海汉这边的投资回报高,而且有足够的安全保障能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最早在三亚进行投资的一批大明商人,到今年上半年基本都已经收回了投资开始实现了盈利,即便是照目前账目上反映出的经营状况来看,五年内收回三倍以上的投资额应该问题不大。这种回报率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算是相当不错,而且投资海汉胜在稳定,海汉人过往的经营纪录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都是极好的保证。当然了,最有力的保障还是海汉执委会旗下那支强大的私人武装,这让每一个参与到海汉贸易体系中的商人都对合作前景充满了信心。
比如这次组织南下香港岛的商务考察团,驻广办就为此专门从万山港调了一艘“探险级”大型战船和一个排的陆军随行护送。尽管目前的珠江口水域早就没了海盗的踪影,在安全上并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但驻广办还是执意作出了这样的安排,原因非常简单明确,那就是借此来炫耀一下武力——毕竟这次的考察团里还有一些对海汉民团并不是那么熟悉的新客户存在,让他们见识一下海汉武装的强大力量,也有助于帮他们在合作之前端正一下认识和态度。
庞大的“探险级”战船毫无疑问会让任何一个首次见到它的人都受到很大的视觉冲击,这种战船的船身要比目前最大的民用船只还大出三分之一左右,而船舷上那一排整齐的炮窗和高高竖起明显区别于中式船帆的帆桅增加了它的辨识度,让看客不会把这个大家伙误认为大明水师的战船。
当然了,除了引人注目的外形之外,这种战船在海面上所表现出的良好机动性和快人一等的航速,也让初次见到这种船只的商户代表们大为赞叹。据说去年海汉人就是依靠着十来艘这样的战船在珠江口外一举打败了来势汹汹的福建海盗,在看到实物之后,原本对此还抱有怀疑态度的人也都不得不承认这种战船的强大——别说那些只装备了几门土炮的海盗,就算是大明水师一对一遇上这样的战船,恐怕也很难有什么好下场。
至于荷枪实弹,军纪严明的海汉民团陆军,光是其精神面貌就要比那些面黄肌瘦缺乏训练的大明卫所兵好多了,就算不懂行的人看到他们,也会认为这支所谓的私人武装绝对不会只是普通看家护院的水准,而是实实在在有战斗力的军事力量。
有一些脑子灵活的人,在抵达香港岛之后,就已经开始托人打听能否花钱请海汉代为造船,以及海汉民团是否接受私人雇佣等等问题。不过大多数人所重视的,还是海汉民团的军事力量所能庇护的地区和力度,毕竟不管这海汉民团怎么厉害,总归还是有一定的活动范围限制,而这个范围的大小就直接关系到大明商户们对海汉安保能力的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