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刚蒙蒙亮,李清扬便被一阵高亢的号声给闹醒了。他穿好衣服来到外面,见其他房间的住客也已经纷纷出来了。
李清扬一眼看到睡眼稀松的宋三伸着懒腰走出来,便凑过去低声问道:“宋三哥,这号声是何道理?”
宋三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道:“这是岛上的民团军要出早操了!这里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是民团军直接管辖的地区,所以什么都得照着民团军的规矩来。他们出早操,别人也都别想睡懒觉了。”
李清扬愕然道:“难道都是如此?”
“皆是如此。”宋三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点点头道:“海汉民团打仗厉害,那可是实打实练出来的本事。哪像朝廷的军队,嘿……算了不说了。”
李清扬对此也无言以对,就算是朝廷的精锐部队,也不可能每天出操,地方驻军半月一操甚至一月才出一次操的情况非常普遍,虽然平时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但跟海汉民团的训练一比就高下立分了。他虽然不是军人,但也知道军队如果疏于操练,就很难确保他们能够在战场上有杰出的表现,特别是在面对海汉民团这种装备好训练又勤的对手,最终恐怕又得依靠兵力优势来拉近战斗力上的差距。但这又会回到恶性循环的出发点——朝廷大概不会有多余的军费提供给南方进行规模庞大军事行动。
李清扬正略感沮丧之际,听到院外传来一阵整齐的跑步声,以他的经验这至少是百人以上的部队在集结时才会发出的响动。李清扬很想出去看看这海汉民团出操究竟是如何个操练法,但又担心自己的行迹太过招摇被海汉人注意到。正举棋不定之际,却听到那脚步声竟然就在院落外停了下来。
片刻的寂静之后,四周的屋顶上突然冒出了不少人头,然后是一排枪管伸了出来,居高临下指向院内目瞪口呆的众人。
“一号院的各位稍安勿躁,这是正常的军事演习,听从指挥,不要乱动,不会有人受到伤害!”有人拿着铁皮喇叭,趴在墙头上朝院内的人大声喊话道。
李清扬的第一反应就是出事了,他下意识地便开始左右观察可供逃跑的缺口。然而这个院子是四方结构,四面都是平顶住屋,只有一扇朝向港口的大门进出,而每间屋子的窗子都是朝向院内,就连茅厕和浴室都没有通向外面的出口,除了大门之外就只能翻上屋顶才能逃离这个院子了。但在十几支枪口的瞄准下,李清扬不敢确定自己是不是有机会能够毫发无伤地攀上这大概八尺高的屋顶。
昨晚入住时已经天黑,李清扬并没有留意到这个院子的奇怪布局,此时发现不对,已经为时已晚了。这院落的设计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囚牢,住在其中的人对于外界的管控根本就没有反抗或逃脱的机会——这正是他此时此刻处境的真实写照。
李清扬正彷徨无措的时候,宋三倒是在旁边出声安慰道:“莫怕,民团军是不随便抓人的,既然只是演习,你且好好站着,不会有事。”
李清扬心道这只怕并非是海汉人安排的演练,而是冲着自己来的,只是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哪里露了马脚,竟然会被他们留意到。船长宋三一直就跟自己在一起,也没有发现什么不对,那海汉人到底是如何揪住了自己的把柄?
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队荷枪实弹的民团兵鱼贯而入,跟在后面的是一名面相非常年轻,甚至可以用稚气未脱来形容的海汉军官。不过李清扬能从这个年轻人的身上感受到与李家庄那位萧姓军官类似的气势,这种带着杀气的威慑力与他外表的年轻不太相称,不难推断出这名年轻海汉军官已经经历过了战争的磨练。
“货已经装完了,老板签字吧!”码头工作人员在确认货物移交完成之后,便要求宋三在相应的单据上签收。
宋三不会写字,便用印泥按了指印上去,然后招呼水手们集合清点人数,准备出发。当然他也没忘了派人去通知民团的人,让他们赶紧登船。
李清扬倚在船舷,看着这一队大约二十人的武装民兵从码头栈桥鱼贯登船。很显然这些士兵并不是第一次乘船出海,脸色都显得很轻松,如果不是背在身后的帆布背包和火铳,李清扬很难将他们作为一群士兵看待。
突然间李清扬感觉到有人在盯着自己,转头望去却见那名姓萧的海汉军官正站在码头上朝自己微笑挥手道别,这个动作让他舒了一口气。如果这姓萧的海汉人也要登船,那李清扬的神经大概就真得全程紧绷了,他可不想在去往三亚的这些天里一直都被这个可怕的海汉人所注视。
“解缆升帆,出发!”宋三一声令下,甲板上的水手们顿时忙活起来,几名水手站在船舷边,用竹篙将船身缓缓地撑离岸边,另外几人合力将下到水中的锚链拉起,帆船在风力作用下慢慢在河心调头,驶往东南方向的珠江河道。
登船的民兵队伍并没有进入船舱休息,而是在带队军官的指挥下,在甲板上靠着左右船舷坐成两列。
从李家庄附近水道驶入珠江,距离万山港还有大约六十海里的距离。这点航程对“探索级”的帆船而言大概就是半天多一点的时间,但对李清扬所达成的这艘广船来说,却需要大半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在天色开始擦黑的时候,负责瞭望的水手终于堪堪望见了大万山岛上的灯塔。
“那便是万山港?”闻讯走出舱房的李清扬,望着远方海平面上的一点亮光问道。
“没错,大概还有半个时辰就能到了。今晚在万山港住一夜,明天一早再接着出发。”眼看目的地在即,宋三也是显得十分轻松。
抵达万山港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尽管港口两岸都有指引船只进出港口的灯火,但这个时候已经看不清岛上的岸防炮工事了,这让李清扬不禁感到有些遗憾。
帆船缓缓靠上码头的时候,李清扬注意到岸边有一队全副武装的海汉民兵在等着,这让他的神经又再次紧张起来。不过他看看船上其他人都没有特别的反应,便料想这大概也是海汉人的某种例行手段而已,倒是不可因此而自乱阵脚露出破绽。
李清扬环顾四周,虽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但从港湾岸边的灯火,还是能够大致推断出这个港口的规模其实并不大,不过地形天然向内凹进,倒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海上避风港了。
船只靠岸之后,首先登船的便是万山港港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首先要登记船上的人员和货物情况,如果有需要登陆的人员,还要单独进行登记,以便安排住宿。
那一队搭船的民团兵这个时候便先行下船了,他们可不需要任何形式的登记,只需服从本地的军事主官的命令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