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第227章 越南之行(十)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5039 字 2022-11-06

顾凯进屋坐下之后才问道:“那你先说吧。”

“瑞莎叫给我给你带的衣服、茶叶,嗯,还有一个u盘,至于什么内容我就不清楚了,我猜应该是情书之类的吧?”陶东来取出东西递给了顾凯。

顾凯笑着从陶东来手中接了过去:“看看,洋媳妇儿还是会疼人的,每次有船从大本营过来,都要给我带点东西过来。”

陶东来道:“行了,我的事情已经说完,说你的事情吧。”

顾凯将这些东西放到一边,正色道:“哥,我过来主要是想给你先打个预防针。”

“哦?”陶东来不明所以地应了一声。

“你明天应该会去巡视矿区吧?”顾凯问道。

“那必须得去啊,我来黑土港有一多半的目的就是要看看这里的生产状况如何,不然回去我怎么给同事们交差?”陶东来盯着顾凯问道:“是不是矿区生产有什么问题?”

“有是有,但问题不大,所以我要先给你说一下,免得你明天看到了觉得不能接受。”顾凯脸上的神色有点担忧:“说实话我认为本地矿工的劳动环境非常差,多过几年肯定会有相当多的人患上职业病。这个问题我在管委会上也提出来说过好几次,但大家似乎都不是很在意,就连田叶友也觉得没有太大必要在改善劳动条件方面增加投入。”

“你想说的就是这个?”陶东来听完之后反而松了一口气,他原本以为顾凯单独来找自己见面会爆出什么猛料,比如管委会内部不合,又或是有人在工作上犯了严重错误等等,却不曾想到顾凯居然是来为民请命的。

顾凯见陶东来一脸的不以为然,便继续劝说道:“哥,可不要小看了这个问题,现在是这些移民为了求个安稳的生活环境而不得不听我们的安排,等多过一段时间,他们或许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还不够好,而最可能被拿出来闹的就是煤矿的工作环境了。”

“顾凯,你这屁股好像没坐对地方啊!”陶东来摇摇头道:“你现在是黑土港管委会主任,可不是矿工工会主任。说句不好听的,你现在是资方代表,而不是劳方代表!”

“但是……”

“没什么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条件讲究什么劳动环境和职业保护。”陶东来打断了顾凯的话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矿工职业病,煤矽肺和煤工尘肺。当初在策划黑土港开发方案的时候,两个老外医生都来找我谈过这件事,我也专门在数据库里查阅了资料,事情没你想的那么严重。煤工尘肺主要在地下开采中才会发生,露天煤矿开采的患病率很低,而煤矽肺的致病过程是很长的,短期内不会有你所担心的大面积发病状况。”

“可这些矿工现在都是归化民的身份了,我们不能像在田独铁矿使用劳改营的苦役那样没有节制!归化民的权益必须得到重视!”顾凯对于陶东来的说法仍然是持有反对意见。

陶东来听得连连摇头:“不要忘了我们来到这个时空的初衷是什么,我们是来改变这个世界的!工业化的社会体系不是没有代价就能建成的,我们现在用的已经是最为和平的方式了!我们让这些人吃饱穿暖,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这就是对他们权益的尊重!”

陶东来站在船头,意气风发地说道:“下龙湾这地方我在穿越之前也来过一次,但那时候真的不敢想象,有朝一日这地方会成为我们的领土!”

王汤姆笑道:“我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郑氏有点被我们卖了还帮我们数钱的意思。”

“他们不这么做不行啊!”陶东来叹道:“他们要是不掏钱买下我们的东西,不答应我们的交易条件,那要不了多久这些东西就会出现在敌人的士兵手里。郑柞也算是个聪明人,很多事情稍稍一点就明白了,只不过像他这样的人必然会局限于对外界的认知,不可能想象出我们的真实目的。他们能做的也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不过这对他们来说是徒劳的,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被我们牵着鼻子走。”

从涂山半岛到黑土港的航程不过四十多海里,“飞速号”下午出发,日落前便已经穿过下龙湾的群岛,抵达了黑土港南端的海峡。这里的海面上能看到零星的小渔船正在缓缓地向着港口方向回航,这些渔民都是已经在黑土港定居的归化民,他们每天所捕获的海鱼也是目前黑土港地区主要的肉食来源之一。

王汤姆指向海峡西岸的小山顶道:“陶总,那个小山上有军警部设立的观察哨所。”

陶东来举着望远镜朝那边望过去,果然看到山顶的密林间有一处木制哨楼探出了树梢。从那个高度监视周围的海面,至少方圆十几海里范围之内的海上状况都能尽收眼底。

“飞速号”缓缓地驶进港口,远远便看到顾凯、周恒行、田叶友等黑土港管委会的负责人已经在栈桥上候着了。陶东来注意到这里的港口分为了南北两部分,南部主要是停靠一些小渔船,以及像“飞速号”这样的外来船只。而北部则是运煤船的停靠地点,远远便能看到那边的码头上还堆着小山一样的煤堆。

船只靠岸之后,众人在码头上简短地寒暄了几句,便一起下船往驻地而去。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开始暗下来,因此管委会也没有给陶东来安排什么参观视察的活动,先按照传统进行接风洗尘,大家吃上一顿再说。

“陶总,我们这里别的条件不行,但吃的东西还的确不错,你可得都尝尝。”负责安排宴席的周恒行很热络地招呼道。

周恒行的确不是吹牛,下龙湾地区除了渔业资源丰富之外,这里的山地密林中也有不少珍禽异兽,这接风宴看上去虽然不算太起眼,但好东西真的不少:鱼翅、海参、鹿尾、干贝、对虾……甚至还有熊掌。周恒行介绍说这是前天狩猎队在山林里打到的几只马来熊,管委会特地把前掌都给留了下来,就等着陶东来一行人抵达之后用来款待贵宾的。

当然,这种气氛下,有菜无酒肯定不行,管委会准备了本地归化民酿制的水果酒,虽说没白酒那么有劲,但也总比没有好。

陶东来打趣道:“你们几个家伙,是不是在这里犯了什么错误,现在准备用这些手段来腐蚀拉拢执委会派出来的地方巡视组?”

“哥啊,这你可就太冤枉我们了。”顾凯连声叫屈道:“这些东西在本地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也说不上有多大的经济价值。军警部专门组织了一支捕猎队,打回来的野味我们吃不完,多数都送去公社食堂做成大锅菜分给归化民吃了。不信明天我带你去公社食堂看看,这里的归化民吃肉的时候可比大本营要多出不少。”

顾凯所说的的确是实情。拓殖队在抵达这里建立起初步的社会体系之后,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要解决这里日益增多归化民的吃喝问题。目前黑土港的常驻人口已经超过了三千,而且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在采矿区工作的重劳力,这么多人每天所要消耗的食物数以吨计,管委会在后勤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开埠之初,管委会只能保证基本的粮食供应,每个移民都能获得食物,但数量和质量都十分堪忧,甚至相当一部分非劳力移民只能得到每天两顿食物的供应。而这种情况也间接地影响到了煤矿的生产,吃不饱肚子的矿工们无法保证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即便是管委会投入了更多的劳动力到矿区,这种生产效率低下的状况也并没有得到好转。

主管民政的周恒行向管委会提出了建议,认为应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后勤,特别是伙食的供应上,以保证矿工们能够有足够的生产力。在经过管委会的讨论之后,这个后勤改善计划分作了两部分进行,一是向越南方面开展贸易,就近买粮以便让本地居民都能吃饱肚子,二是组织了打渔船队、狩猎队,并修建禽畜饲养场,以保证本地居民能够获得更多的肉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