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第119章 海外考察(六)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3094 字 2022-11-06

谢春用狐疑地眼光望着王汤姆道:“你们当中只有约翰逊成了家,你们……不会全是基佬吧?”

“这个问题留给你到时候自己来弄明白吧!”王汤姆拍拍谢春肩头道:“记得自带肥皂哦!”

谢春一阵恶寒,抖了抖身子强迫自己努力不要去想一群大男人在海滩上赤膊嬉戏追逐的场景。

经过昨天的狩猎活动和烧烤会之后,队员们的精神状态明显得到了提升,而且几乎每个人在登船的时候都笑着向北美帮的船员们打着招呼,看起来这两项活动的举办的确已经将距离拉近了不少。

今天是考察行动的第六天,考察队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位于前两天考察地区东面的另一个大开采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鸿基煤矿的主要开采区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考察队前两天做完实地勘察的西部矿区,而另一部分则是在陆上被绵延数公里的山区所阻隔的东部矿区。不管从开采面积还是煤炭储量上看,两个矿区的相差并不大,东部矿区也同样是这次考察行动的重点考察区域。

虽然两地从地图上看仅仅只有十多公里的直线距离,但考察队要从海上过去却需要在海面上绕一个大弯,并且需要在密集的近海岛礁中找出一条最合适的航道。好在今天天气晴好,一路出航都是顺风顺水,两个小时之后便已经抵达了后世越南锦普市所在的临海位置。

在沿着海岸兜兜传转又行进了一个多小时之后,考察队抵达了他们之前在卫星图上找到的重点考察位置。

这里的煤矿开采点距离东边的海岸仅仅只有一公里左右,船员们对这里的沿岸水深进行了测量,得到的数据也非常令人满意,平均深度达到九米以上,就算是后世的万吨轮也能在这里靠泊码头。事实上后世锦普货运码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停泊大大小小小驶向中国的运煤船,从越南输入中国的煤碳,绝大部分都是在锦普这里装船。

后世的货运码头建在了锦普东南角临海处,这里的海域十分开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多艘万吨级货轮在这里闪转腾挪。不过考察队所属意的地方却是在锦普东岸更靠近内陆一点的位置。

“我想这不只是你一个人的看法,其他人应该也有类似这样的观点。”王汤姆对此显然也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这并不奇怪,我们在穿越之前,一直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所接触的文化观念也不一样,对事情的看法自然会有不同。但我认为这只是我们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了解,如果大家能明白互相的想法,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不只是这样。”喝得倒醉不醉的谢春继续摇着脑袋,也不知他这动作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我问你,你们几个人,为什么会选择参加穿越?你们的出发点是什么?”

王汤姆耸耸肩道:“别人是什么想法我不能随便说,不过我自己是很早以前就立志要当航海之王。这个目标在二十一世纪显然是实现不了了,所以当我听到有这个机会到四百年前的时空中改写历史,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谢春点点头道:“我刚跟他们几个聊过了,罗杰和石迪文说是想改行做将军,但在原来的时空靠着参军入伍升到将军至少得花上三十年时间,他们不想等这么久。乔志亚说是想要取代道尔顿、拉瓦锡和门捷列夫,成为后人眼中的化学之父。大胡子约翰逊这个奇葩,他的目的居然是为了让他的两个女儿今后不会被校园暴力和毒品残害,这个鬼父女儿控……至于老摩根,我知道是你们这群朋友不想让他孤伶伶地留在另一个时空,所以才叫上了他一起。我说的都对吧?”

“嘿,朋友,我可没你说的那么可怜!”不知什么时候摩根已经走到谢春的身后,正好听到他在大发厥词,伸出手用力在谢春肩头一拍,吃力不住的谢春立刻嘴就歪了。

“我今年才四十四岁而已,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摩根抬起手放过了谢春,在他身边坐了下来:“要问我的理由?还有什么理由能比一个世界在等着我去征服更好?”

谢春揉了揉被摩根拍得生疼的肩膀,哼哼唧唧地说道:“问题就在这里了,你们几个基本的出发点都是想换一个环境,过一种更为刺激的生活罢了。”

王汤姆不明其意道:“这有什么不对?”

“你知道我为什么参加穿越?”谢春端起酒杯嘬了一口威士忌,然后说道:“我以前在很多行业里干过,可是干来干去好多年一直都没做出点像样的成绩,不断地跳槽跳槽跳槽,但到了最后还是莫名其妙地背了个大黑锅,被单位给辞了……你知道我什么感觉?就三个字,不甘心!我不甘心一辈子就这么庸庸碌碌地过下去,不甘心做一个一直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小人物!”

王汤姆点点头安慰道:“你和田叶友的情况很像啊,他也说过他不想再当一个常年只能待在荒山野岭的地质学家,可是他也无力改变自己的境遇,所以才会选择参加了穿越。”

“不是他和我像,我和他像的问题,而是这个团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是抱着一种不甘的心情来参加穿越的。”谢春眼神望着空中,缓缓地说道:“对我们这些人来说,这可不仅仅只是一趟寻求刺激的单程旅游,更重要的是把握住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我想你们大概也知道,这个团体中像陶总、白总那样的成功人士少得可怜,甚至连像你们这样的高收入人群也不多,参加穿越的成员大多数都是不甘于现状的普通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