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火铳的试制工作也按照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原则,先从初级的火绳枪开始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北美帮的几个枪械专家倒是帮了大忙,他们都曾参加过复刻历史著名战役的表演,接触过各个年代不同制式的火枪,对于16世纪至19世纪的火枪进化史有更为直观的认识。不管是制造工艺,还是火枪兵的战术,北美帮都不少有用的信息,协助冶金车间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首批样枪的试制工作。
这个时期明军中虽然已经开始大批量装备被称为鸟铳的火绳枪,但因其制造工艺比较原始,所以产量并不高,造价也一直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枪管的加工工艺受到时代科技水平所限,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这个时期的火绳枪枪管还在采用精铁卷制工艺,即用精铁加热后先卷成一大一小两根铁管,以大包小使两者紧贴,然后用钢钻将内壁慢慢钻到平滑笔直。而这个钻孔工艺耗费的时间往往要长达一个月之久,且报废率也极高。而穿越众所掌握的科技优势,立刻就一步跨过了这个技术障碍,专用的碳化钨非对称纠偏钻加上订制的深孔钻机,不需一个小时就能钻出一根合格的枪管。为了试制工作,执委会甚至还特批了三百公斤柴油给这个项目,以便让他们使用柴油发电机给深孔钻机供电。
当然,等到试制结束,定型完成,要投入批量生产的时候,有关部门不会再采用如此奢侈的加工方式。只要掌握了先进的钻孔方法,就算土法上马一些畜力、水力甚至人力的的钻机,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将会大大优于同时代的竞争者。
罗升东也很想见识一下,海汉人所制造的“民团式火铳”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于是便应邀到了靶场。王汤姆正在这里主持试枪工作,见三人到来便先停下了手下的活儿。古卫说明了来意,王汤姆便将两支火绳枪分别交给了陶东来和罗升东。
罗升东接过王汤姆递过来的火铳,看其外形,掂其份量,与明军中装备的鸟铳倒是差异不大,长约五尺,重有十多斤,铳管前有准心,后有照门,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瞄准装置。铳身后部装有弯曲的木制铳托,方便使用者在发射时把持和稳定火铳。不过铳身中部的火绳击发装置,看起来倒是比鸟铳要精细得多。
“这玩意儿罗把总应该会玩吧?”陶东来一边仔细查看手上的火绳枪,一边对罗升东问道。
“在下可否一试?”对于陶东来的问题,罗升东表现得毫不示弱。罗升东知道仅仅这么拿在手上看是看不出究竟的,到底海汉人的火铳质量如何,那必须要来一发才能知道。
陶东来点了点头,罗升东便拿着这支火铳走到了发射位上。旁边的桌子上放着引药、发射药、弹丸、通条、火绳,另外有一个小铜匣子,罗升东认得这是海汉人常用的一种被他们称之为“至宝”的发火装置。罗升东在劳改营的时候曾有幸把玩过几次任亮的“至宝”,他不得不承认虽然这玩意儿的名字有些夸张,不过用来发火的确相当便利,轻轻一拨就有了。
陶东来造访新兵训练营之前并没有给军警部其他人提前打招呼,所以当古卫看到他带着罗升东从船上下来的时候,很是吃了一惊:“陶总,你今天这么有空?”
“罗把总今天给我们送物资过来,我想大家都是带兵的人,干脆就过来这边一起交流交流。”陶东来笑着应道:“顺便也来看看你带的这帮新人民团练得如何了。”当初罗升东在古卫手底下也待过些时日,此时倒是不用再给二人另行介绍了。
“这些人的素质够呛,身体和思想都得慢慢改造。不过好在听话,服从性比较好。”古卫将二人带往训练场,一边走一边介绍道:“现在一共一百二十人,暂时编成了十二个班,上午主要是集中训练,以队列行进和体能训练交替进行。下午是分业训练,主要是军体拳和基本战术动作的传授和练习。晚饭后是文化课时间,现在主要是教他们练习普通话和军歌,下一步我打算弄套设备过来,让他们看看战争电影什么的。”
罗升东对于古卫和陶东来的对话只能听个一知半解,因为中间夹杂了太多他不明白的名词。在罗升东看来,他们说的这些大概都是海汉人练兵之法,只是这地方除了渔民就是蛮人,绝非收练民团的好对象。但当他看到这群新兵的时候,脸上露出了明显的疑惑表情。虽然这些人身上穿的服装与海汉人几乎一样,均是花花绿绿的对襟短袍,扎口长裤,但瘦弱的身形和脑袋上的发髻表明了他们并非海汉人,而是实实在在的本地人。而且还有不少额头扎着发带的黎人,耳朵挂着银环的苗人混杂其中。这些人每十人一字横排,按照教官的哨声指示,抬头挺胸地在训练场上走来走去。
队列训练这事,罗升东并不陌生,明军操演军阵,同样也是一种队列训练,罗升东以前当小兵的时候也接受过类似的训练。可是罗升东所见过的军阵操演虽然比这复杂多了,却远远没有眼前看到的这群杂牌部队的队列显得整齐划一。最骇人的是,这些人前进之时连迈动左右脚都是同步同频,听到哨声停下之时也是齐刷刷地没有一人提前或者延迟,而且在此过程中队伍里没有任何一人开口出声。别的地方罗升东不知道,但至少在崖州没有这么训练有素的民团……不,就算是崖州驻军也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水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然这种队列训练看起来似乎极为枯燥乏味,但罗升东作为一个受过专业军事训练,具备一定军事眼光的基层军官,却很清楚这种日常训练中形成的令行禁止在战时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如果一支队伍连平时排队走路都做不好,如何指望他们在战场上能保持战阵与敌人交手?
但眼前看到的这支队伍很明显是在自己离开之后才组建的,罗升东实在很想知道,海汉人如何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把一群渔民、农民和连官话都听不懂的黎苗蛮人,训练成眼前这样一支能够听从号令,行动统一的队伍。
陶东来的观感倒是跟罗升东有些不同,他也是当过兵的人,只消一看便能大概知道这些新兵的队列训练只能说刚刚入门,走得能算勉强整齐而已。不过古卫能在短短数天内就把这些人训练到这个程度,也可见他在练兵上真是有两把刷子。
又看了一阵,陶东来对已经目瞪口呆的罗升东问道:“罗把总觉得这民团练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