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对这位老僧没有一丝印象,但既然这位高人隐居在少林藏经阁,想必对少林应该是有些感情的,若是这位被逍遥王推崇备至的神僧乐意出手,想来击败鸠摩智,应该不成问题。
“小僧鸠摩智,见过心禅神僧。”鸠摩智口宣佛号,合十为礼。
心禅不神僧看了鸠摩智几眼,叹息道:“大轮明王,你错了,全然错了,次序颠倒,大难已在旦夕之间。”
鸠摩智从这位老僧的身上,实在看不出任何修炼武功的迹象,要不是逍遥王的推崇,他定然会把此人视作一个从未修炼过武功的普通人。
他本来极为自负,虽然不会轻视这位老僧,但也不会全然信了他的话,当下说道:“什么次序颠倒,大难已在旦夕之间?大师之语,太过危言耸听了吧?”
心禅神僧道:“不是危言耸听。明王,你应该修炼过少林七十二绝技吧?”
“不错,少林七十二绝技确实已经悉数被我掌握。”鸠摩智面有傲然之色。
那老僧道:“本派武功传自达摩老祖,佛门子弟学武,乃在强身健体,护法伏魔。修习任何武功,总是心存慈悲仁善之念,倘若不以佛学为基,则练武之时,必定伤及自身。功夫练得越深,自身受伤越重。如果所练的只不过是拳打脚踢、兵刃暗器的外门功夫,那也罢了,对自身为害甚微,只须身子强壮,尽自抵御得住,但如练的是本派上乘武功,例如拈花指、多罗叶指、般若掌之类,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隐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
群僧只听得几句,便觉这位心禅神僧所言大含精义,道前人之所未道,心下均有凛然之意。
但听他继续说道:“大轮明王是我佛门弟子,精研佛法,记诵明辨,当世无双,但如不存慈悲布施、普渡众生之念,虽然典籍精通,妙辩无碍,却终不能消解修习这些上乘武功时所钟的戾气。我少林寺建刹千年,古往今来,唯有达摩祖师一人身兼诸门绝技,此后更无一位高僧能兼通诸般武功,却是何故?七十二绝技的典籍一直在此阁中,向来不禁门人弟子翻阅,明王可知其理安在?”
鸠摩智道:“那是宝刹自己的事,外人如何得知?”
玄生、玄灭、玄垢、玄净均想:“这位老僧服色打扮,乃是本寺操执杂役的服事僧,怎能有如何见识修为?”服事僧虽是少林寺僧人,但只剃度而不拜师,不传武功、不修禅定、不列“玄、慧、虚、空”的辈份排行,除了诵经拜佛之外,只作些烧火、种田、洒扫、土木粗活。
玄生等都是寺中第一等高僧,不识此僧,倒也并不希奇,只是听他谈吐高雅,识见超卓,都不由得暗暗纳罕。
心禅神僧继续道:“本寺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这道理本寺僧人倒也并非人人皆知,只是一人练到四五项绝技之后,在禅理上的领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障碍。在我少林派,那便叫做‘武学障’,与别宗别派的‘知见障’道理相同。须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于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制约。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才能练得越深,但佛学修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多学各种厉害的杀人法门了。”
众僧闻听此言,尽皆叹服。
心禅神僧又道:“本寺之中,自然也有人佛法修为不足,却要强自多学上乘武功的,但练将下去,不是走火入魔,便是内伤难愈。本寺玄澄大师,武学修为远超同济,先辈高僧均许为本寺二百年来武功第一。但他在一夜之间,突然筋脉俱断,成为废人,那便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