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范南是她读博时就认识的学长,发送邮箱后,当天晚上就收到了私聊的回音——这算是快得不可思议的速度。

范南:“你要不要再修改一下措辞?”

沈砚冰微微皱眉,学长在论文发表这块算是经验老道,既然没有直接拒稿就是质量过关,至于措辞她也明白,修改是为她好。

“懒得改了。”沈砚冰面无表情地发了个头秃的表情包,“谢谢学长。”

范南也没有坚持——沈砚冰在读书时专业水平、写作能力就有目共睹,发表质量频频在文学院引起侧目,也免不得有人扒出她的家世,用学二代甚至学阀的名头嘴碎起来。

但作为在院系导师的极端苛刻下还能不延毕的学霸,沈砚冰除了毕业论文被收录进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核心刊也是发了一篇又一篇,再加上友好关照的行事作风,质疑声很快被全面碾碎。

而那时候时,范南就注意到,自己这位学妹明明历史学本科毕业,却极少做古代文学的交叉研究,反倒有意无意地避开历史学的子主题,毫不留情地投入了现代文学的怀抱。

所以,当他收到这篇通过论述历史真实来批判业内大拿的论文时,还忍不住反复确认了第一作者“沈砚冰”的名字和称号头衔。

——文章水平无可挑剔,依旧是熟悉的文风和缜密的论证逻辑,但让他皱眉的是,沈砚冰竟然如此尖锐地挑战起了权威。

胆子很大。

他不看好对方这次的选择,将文章发给了其他责编例行二审。

沈砚冰的生活工作时间很有弹性,平日里除了上课,其余时间都归自己支配——她强硬地拒绝了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职位。

现在,超额完成了论文任务的她可算得到了真正休息的机会,具体表现就是不用天天抱着笔记本电脑了,一摞摞书也闲置了。

黎明月早早注意到,午饭间奇怪问:“你为什么不学习了?”

沈砚冰:“那不是学习,那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