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句一出,都不由点头,正好和前面意境接上。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众人心道,果然是好诗。不过都有些可惜,意境虽好,但词句尚不够灵性。
以这两首,敌那首“远上寒山石径斜”,不是不能比,但还是稍显勉强。
他们还没来得及议论,紧接着儒生又继续念诵。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此诗一出,满场俱寂。
若是“秋气堪悲未必然”意境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意境,那么“我言秋日胜春朝”这首,便将刚才众人心中未满之意补上,而且不能更完美了。
他们细细品味,了悸大师三首诗,一首胜过一首,而且层层铺垫,意境不断拔高,到了最后一句“便引诗情到碧霄”,简直酣畅淋漓。
何况最后一首,字字都是天壤间生成的妙句,一字都易不得。
那“远山寒山石径斜”固然绝妙,但哪有了悸大师这三首诗一浪高过一浪的感觉给人的震撼大。
可以说跟聂大人来的少年不是他才情不足,而是了悸太过变态。
季寥面无表情,殊无得色。他心道:“聂小娘子啊,我这也是迫不得已。”
慕青在季寥耳边喋喋不休道:“你肯定是抄的,对不对。”
季寥根本不理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落在众人眼中,更显得这位僧人实是气度沉凝,心中不由更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