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3页

一方面震惊于伊普西龙人对t能量石的利用程度,另一方面满怀疑惑,如果能量云来源于t能量石,理应激活系统芯核升级进程才对,可是为什么它跟赫卡蒂内部封存的t能量石一样,无法为自己所用?难不成被伊普西龙人开发过的t能量石都无法激活系统芯核升级进程?那么西塔象限获得的枪杖算怎么一回事?

他想不出答案,能量云储存的数据资料也没有这方面的记录。或许是因为那场毁灭战役的影响,圣堂内部储存的数据其实并不完整,很多资料有相当程度的残缺,比如伊普西龙空间站的核心技术工艺,维修方法等,这直接造成上帝武装对该空间站的维修工作陷入泥潭,这么多年也只是勉强修复几处近防系统、内部生态环境调节系统等几个模块。

里面还记录了有关那场毁灭战役的情报,却过于支离破碎,没有提供比雅典娜展现给他的那些影像资料更有价值的东西,不过有一则信息令唐方很在意。

要展现毁灭者的力量,只此一条就够了,其他的东西都很苍白——塔尔塔罗斯深渊的众多黑洞,正是当年方舟世界完好时期,毁灭者舰队为找到它而制造的,因为开口在正物质世界,出口在反物质世界,强大的物质对冲制造的能量潮汐稳定了黑洞结构,于是令无数人类科学家发出震惊与疑惑叹息的一幕太空奇观出现在希伦贝尔大区外沿。

天文学家莱恩曼教授与他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勘探,推断塔尔塔罗斯深渊内部众多黑洞其实很年轻,可以追溯至人类文明诞生之初。如果这个数字没有错误,那么正如诺亚所言,毁灭者文明距离人类世界并不遥远。

6000多年对于人类个体而言称得上漫长岁月,可是对于一个文明来讲,尤其是伊普西龙文明与艾兰特文明这个等级的文明来讲,并不算多么久远的时光。

这些纷沓思绪并没有浪费太多时间,他将注意力投向能量云的空间转移能力。

如果细细分解,以能量云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所扮演的角色从大到小有三种。

一:方舟世界在反物质世界立足的基础。它不仅能够帮助方舟世界存在但独立于反物质世界,同样可以响应操作员的指令,像一艘巨大战舰那样在反物质世界海洋航行。

诸国所在的正物质世界与反物质世界有一种非常诡异的对称关系,类似于大球套小球的空间模型,如果把正物质世界看做大球,把反物质世界看做小球,在小球表面移动1,映射至大球表面的距离可能是1,也可能是1k。正是依靠这种对应关系,方舟世界这个恒星系统级的庞然大物,可以做到对应正物质世界的超光速航行,在塔尔塔罗斯深渊及周边空域自由移动,然后建立奇点隧道,等若对正物质宇宙打开门户。

这种利用特殊环境对曲速航行原理的模拟与再现,充分体现了伊普西龙人的聪明才智。

当年伊普西龙人与艾兰特人正是依靠这种手段躲避毁灭者舰队的定位,不过后来方舟世界历经浩劫,伊普西龙空间站受损,方舟世界的隐蔽性大打折扣,或许正是因为这一情况,诺亚考虑到上帝武装还很弱小,所以一直不敢深入希伦贝尔大区腹地,担心遭遇龙语者、第三委员会等敌对组织。

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即便贤者先生已经很用心地在躲,却还是被敌人捉住,迎来它的毁灭命运。

诺亚一直想要引导别人,引导全人类的命运,可是他连自己都救赎不了。

命运有时候真的很无情,也很讽刺。

二:方舟世界的空间管理者。能量云能够响应操作者的输入指令,通过改变方舟世界内部空间结构,将一片区域“折叠”至另一片区域。正如堕天使号进入方舟世界之初所遭遇的事情。当然,现在的水晶山峰完全不复当年全盛时期移星换斗的威能。